突兀高城见此楼,乾坤千古水东流。
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
醉眼不观尘世事,赪肩谁任庙堂忧。
放歌楼下君休笑,秪恐前身是若俦。

【注释】

经济:治理,经略。川太白楼:指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墅,位于今陕西宝鸡市东太白山北麓。突兀(wù):高耸的样子。乾坤:天地,指世界。水东流:水流向东方,指长江向东流去。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上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语,李白写此诗时,已离开长安,到湖北当了三年多的幕僚。这里借指自己被贬谪出京后,像长鲸一样远游他方。青山:指太白山,在四川绵阳县南。黄鹤:《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之将五诸侯兵皆还散,而萧何独追收用韩信军卒,令从汉击楚者皆属淮阴侯,而大破之。……乃封韩信为齐王,因降张耳,召田横至,即拜淮阴侯为相国。”这里借指自己的好友、同乡、朋友,如李白、杜甫等。青树:指太白山上的松柏等树木。赪(chēng)肩:指诗人自己,因鬓发苍苍,故云。庙堂:指朝廷,古代帝王办公处。若俦:你,指作者自己。若:你;俦:同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诗人对太白楼的仰慕和向往之情,颔联写李白离世而去后太白楼的荒凉景象,颈联写自己虽被贬谪却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尾联自谦自励,希望前身与友人是同类。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太白楼的仰慕和向往之情。太白楼坐落在太白山下,地势高耸入云,站在楼中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乾坤万物都随着长江东流而去,而太白楼也仿佛在这浩渺的宇宙之中矗立着。这里的“突兀”二字,既形容了太白楼的高峻陡峭,又描绘了其气势磅礴的景象。“乾坤千古水东流”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太白楼历史的感慨。太白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无数文人骚客的豪情壮志。

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份美好的回忆中,而是转而关注眼前的现实。“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两句,便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描绘。这里的“长鲸”指的是李白,他在长安城外的黄河里畅游,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然而,如今他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青山依旧,碧树成荫。这里的“青山老”并非字面意思上的衰老,而是暗含了岁月沧桑之意。而“黄鹤空馀碧树秋”,则描绘了黄鹤楼虽然还在,但已经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又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醉眼不观尘世事,赪肩谁任庙堂忧。”诗人以醉酒的姿态来逃避现实的压力,试图在酒意朦胧之中忘却烦恼。然而,他并未能做到真正的超脱,反而更加关注起国家的大事来。这里的“庙堂忧”指的是国家大事,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为国家担忧的责任感。而“赪肩”则是形容诗人年岁已高,鬓发苍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又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诗人再次回到现实,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放歌楼下君休笑,秪恐前身是若俦。”诗人在这里以豪放的口吻向那些嘲笑他的人说:“你们不要笑话我,因为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你们中的一员。”这里的“若俦”指的是那些曾经与他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可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旧日的战友。而“前身”则表示诗人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成为了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顾与总结,又展望了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与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