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敬
【注释】 天光:天光,即日光。媚客:形容景色美丽迷人。千里:比喻远山连着远方,看不见边。明:明亮,光亮。合嶂:重峦叠嶂,指连绵不断的高山。悬泉: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直垂下来。群烟: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起石城:云烟缭绕之中露出石头城。掀篷:掀起船篷。得滩声:听到水声。稽(qǐ)前迹:回顾往事。苍茫:迷茫,模糊不清。 【译文】 太阳的光辉能迷醉客人,千里之外的越山在日光下格外明亮。 群山环抱,悬泉飞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选择重要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回答本题。首先明确“赏析”的答题模式:1.内容上:指出诗句在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2.形式上:指出在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及作用;3.感情: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些感情的原因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以上几个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
【注释】 溯江:逆流而上。 三折:指长江曲折之处有三处,此处泛指江水曲折之处。 轻舫(fǎng):轻快的船。 中流:江的中心。 岸转山容变:岸边的景物随着江岸的变化而变化。 风高:风势较大。 水气幽:水气迷蒙、幽深。 繁花:盛开的花朵。 明野墅:在野外别墅里花开得灿烂。 归鸟:归来的鸟儿。 荒洲:被草木覆盖的沙洲,荒凉之地。 名胜:有名的风景名胜地。 知:知道。 何限:多少。 春光:春天的美景。
溯江三折上,轻舫出中流。 岸转山容变,风高水气幽。 繁花明野墅,归鸟下荒洲。 名胜知何限,春光一望收。
天光能媚客,千里越山明。 合嶂悬泉路,群烟起石城。 掀篷来树色,欹枕得滩声。 未暇稽前迹,苍茫思已盈。
徐铭敬,字武修,是明朝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华亭,后举人,在句容县担任教谕,并有作品集结为《从先集》。 在明代诗坛上,徐铭敬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诗词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具体分析如下: 1. 生平简介: - 徐铭敬,字武修,生于明末华亭。 - 他在崇祯丙子年中举人,并曾担任句容县教谕。 2. 文学成就: - 徐铭敬的作品被收录于《从先集》
徐铭敬,字武修,是明朝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华亭,后举人,在句容县担任教谕,并有作品集结为《从先集》。 在明代诗坛上,徐铭敬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诗词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具体分析如下: 1. 生平简介: - 徐铭敬,字武修,生于明末华亭。 - 他在崇祯丙子年中举人,并曾担任句容县教谕。 2. 文学成就: - 徐铭敬的作品被收录于《从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