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注释】 1.松柏挺涧幽:松树和柏树挺立在山涧,幽静的景色令人心醉。 2.果有二千尺:确实长有两千尺高(这里用夸张手法,形容松柏之高)。 3.古貌阅岁年:古老的松柏经岁月洗礼,仍然保持着它的形状(这里以“阅”字表现时间的流逝)。 4.何曾改今昔: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这里以“何曾”表达时间变迁之快)。 5.逍遥陶隐居:陶渊明是古代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
潇洒涵江一带清,巍峨紫帽映江明:形容山色清朗如画 山川出色休嫌慢,梁栋由来欲老成:意喻人应成熟稳重,不要过于浮躁 注释: 1. 潇洒:洒脱,不拘束 2. 涵:包容 3. 紫帽:紫色的帽子 4. 梁栋:屋檐和柱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潇洒涵江一带清”形象地描绘出江边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巍峨紫帽映江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山的形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凤阳中都地,山水秀而平。 - 凤凰城(凤阳)是明朝的中都地区,这里山川秀丽、地势平坦。 2. 赤气光腾后,犹能生俊英。 - 这里的“赤气”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红色云霞,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的景象。 - “光腾后”意味着这些吉祥的气息在天际上升腾之后,依然能够孕育出杰出的英才。 3. 五马亦高贵,一笑澹无荣。 - “五马”通常指代高官显贵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内容如下: 浅斋之斋元不浅, 以道诱人微而显。 一峰书院深复深, 浅斋鸣琴出正音。 双江先生聂持斧, 心约浅斋同好古。 盛称多士秀吾泉, 裒衣博带追前贤。 尽友天下犹未足, 尚友一峰为私淑。 清源山顶石嵯峨, 紫帽对之欲婆娑。 两山南北光照映, 一峰登临应起敬。 山神到院费丁宁, 多士慎勿说功名。 注释: 1. 浅斋之斋元不浅:浅斋的屋子并不简陋。 2. 以道诱人微而显
【注释】 东溪:指东晋谢安的别墅,位于会稽郡东山。通黄河:指流经会稽的东江,即东溪水。天上:形容黄河之长。月掬:捧月。光在掌:月亮的光好像捧在手中。九曲:泛指曲折。得清响:指听到优美的歌声。霁:雨后天晴。劳我驰梦想:指诗人为治理水患而奔波劳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高抑斋太守所写,描写了东江源远流长、波涛汹涌的情景和高抑斋在治理水患中勤勉尽责的高尚品德。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精炼
【注释】 翚(huī):鸟名,即鶑。 甚:很。 上界真人居:在天上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上界,天上。 案牍(duò):文书、公文。 虚:空。 散仙:指仙人。 杖履:拐杖和鞋,这里指行走。 徐徐:缓慢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高抑斋太守的第三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用“翚飞甚峻整”形容官府生活之繁忙,用“案牍日纷如”形容官场之复杂。而“终日勤视听
这首诗是黄景仁为黄伯馨所作的一首赠诗。黄伯馨是一位学者,他在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他的学问已经达到了“寸尺”的程度。然而,在兵家看来,近功才是真正重要的,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他的学问大有益。 黄景仁提到了《易经》这部经典的长期纷纭和混乱,他认为这是导致学术进步的一大障碍。因此,他建议黄伯馨放弃那些虚名,专注于实际的学习。 黄景仁赞扬了黄伯馨的努力和勤奋,他每天都刻苦钻研,不断探索
对花呼酒数,留客索诗频。 谈笑真惊座,风流迥出尘。 车圆何择地,春好总宜人。 闻说罗城柳,年来亦转新。
黯黯一年别,迢迢千里行。 论交期晚节,顾我自多情。 涉世防深阱,看山忆旧盟。 谁为元德秀,眉宇向人情。
百年将欲半,一艺不能长。 进德惭多病,观书苦健忘。 情真时忤俗,意豁转成狂。 蘧瑗吾师也,知非且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