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录
诗句解释 1 九夏无晴日: 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多雨的,所以没有晴朗的日子。"九夏"指的是夏天的大部分时期,"无晴日"意味着这段时间内几乎没有晴天。 2. 那堪秋更阴: 秋天本应是明朗的季节,但此时却更加阴沉。"那堪"表示难以忍受或无法接受,"秋更阴"则描绘了秋季特有的阴沉天气。 3. 树边山雨黑: 树木被雨水打湿,看起来变得非常黑暗。这里的"山雨"指的是从山上飘落的雨
【注释】霸州:今河北霸县。水绕墙:指城墙周围有护城河。四门:指城四面的城门。高楼:指城门楼上的建筑。萦回:曲折环绕。垂杨:杨柳。豺虎:比喻强敌。落日:夕阳西下。血沾野草犹淋浪:意思是战死的人的血洒在地上,草木也被染红。当时:指去年。别县:别的县城。人皆走:人们都逃跑了。苦相守:苦苦地坚守着。五马使君:官名,指节度使或地方高级官员,骑的是五匹骏马。身姓王:以王为家。招壮士:招募壮丁当兵
永清遇雨 白日永清雨,移时不肯休。 风雷当槛落,河汉近城流。 牛马谁堪辨,蛟龙恐亦愁。 西归途路失,何处问孤舟。 注释: - 白日永清雨:白日(阳光)永远都是晴朗的,但突然间下起了雨。 - 移时不肯休:过了很长时间,雨还没有停的意思。 - 风雷当槛落:风和雷声在窗户或门上落下。 - 河汉近城流:银河(天上的河流)靠近城市流淌。 - 牛马谁堪辨:无法分辨出是牛还是马。 - 蛟龙恐亦愁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淮水深秋浅,中流不见滩。 - 关键词: 淮水,深秋 - 注释: 这里描述的是淮河的秋景,水面在秋天显得较深。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淮水深秋浅”描绘了淮河秋天的水色和水位变化,表达了一种时间与自然景观的交织感。 2. 岸峰过雨碧,沙树着霜丹。 - 关键词: 岸峰,过雨,碧,沙树,着霜丹 - 注释: 描述了雨后岸边的景色以及岸边树木上覆盖的霜。 - 赏析:
九夏无晴日,那堪秋更阴。 树边山雨黑,天际塞云深。 归鸟孤村夕,征人万里心。 驱驰成底事,衰晚二毛侵。
白日永清雨,移时不肯休。 风雷当槛落,河汉近城流。 牛马谁堪辨,蛟龙恐亦愁。 西归途路失,何处问孤舟。
霸州城外水绕墙,霸州城头戍卒强。 四门高楼烟雾绕,萦回十里多垂杨。 去年豺虎满天地,此城南北皆战场。 至今落日照白骨,血沾野草犹淋浪。 当时别县人皆走,此城之人苦相守。 五马使君身姓王,募招壮士犒牛酒。 遂令万夫同一心,弯弓骂贼不绝口。 固安与霸为邻县,此事分明眼中见。 乃知设险可守邦,区区省费非民便
明河南信阳人,字君卿。 正德三年进士。 授固安知县。 居官廉明,征为御史,按江南诸府,言江南粮长之苦。 加耗因得稍减。 嘉靖五年,出按山西。 适妖人李福达改名任太原三指挥使,录问得实。 武定侯郭勋遗书祈免,不从,劾勋庇奸乱法。 勋求助于张璁、桂萼,竟翻此案。 录戍广西卒。 生卒年:?-
明河南信阳人,字君卿。 正德三年进士。 授固安知县。 居官廉明,征为御史,按江南诸府,言江南粮长之苦。 加耗因得稍减。 嘉靖五年,出按山西。 适妖人李福达改名任太原三指挥使,录问得实。 武定侯郭勋遗书祈免,不从,劾勋庇奸乱法。 勋求助于张璁、桂萼,竟翻此案。 录戍广西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