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学瞻
陶学瞻是明代的诗人。 字原眉朗先子,崇祯已卯举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经两叩九阍,白父冤情,奔波于燕兖之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困苦。陶学瞻在明朝时期的生活状态、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情感体验,都在其诗词中有所体现
明代陶学瞻《登蓬莱阁志感》释义
登蓬莱阁志感 乘风事业已蹉跎,云断沧溟泪较多。 精卫不能填北海,翻教随处作风波。 【注释】 登蓬莱阁志感:登上蓬莱阁而有所感怀。 乘风事业已蹉跎:乘风的事业已经耽误了。蹉跎,耽误。 云断沧溟泪较多:指天之苍茫,如沧海一般广大,但被隔断,难以看到尽头,故以泪多喻之。沧溟,沧海,指大海。 精卫不能填北海:精卫是传说中的鸟,传说中精卫鸟常常衔西山木石投入东海中,誓要填平这浩渺的海洋
明代陶学瞻《除夕》释义
这首诗的译文是: 除夕之夜,烦冤之苦仍如隔九重天,朔塞南翁又迎来了一年。 在尘世中冉冉前行却自感困苦,劳碌奔波之下乞求他人之怜。 愁绪倍增,天色将曙,我闲数黄垆客人几度入眠。 旅居的恨意不随今夜消散,明朝春天的思绪会落在哪里边? 注释: - 烦冤(fán yuān):指烦闷、怨恨等心事。 - 九重天:指天上的最高层,比喻地位很高的地方。 - 朔塞南翁:指在边疆戍守的老人,这里的“朔”是指北方
登蓬莱阁志感
乘风事业已蹉跎,云断沧溟泪较多。 精卫不能填北海,翻教随处作风波。
陶学瞻
陶学瞻是明代的诗人。 字原眉朗先子,崇祯已卯举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经两叩九阍,白父冤情,奔波于燕兖之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困苦。陶学瞻在明朝时期的生活状态、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情感体验,都在其诗词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