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冤犹隔九重天,朔塞南翁又一年。
冉冉尘中还自苦,劳劳车下乞人怜。
愁增马齿天将曙,闲数黄垆客几眠。
旅恨不随今夜了,明朝春思落谁边。
这首诗的译文是:
除夕之夜,烦冤之苦仍如隔九重天,朔塞南翁又迎来了一年。
在尘世中冉冉前行却自感困苦,劳碌奔波之下乞求他人之怜。
愁绪倍增,天色将曙,我闲数黄垆客人几度入眠。
旅居的恨意不随今夜消散,明朝春天的思绪会落在哪里边?
注释:
- 烦冤(fán yuān):指烦闷、怨恨等心事。
- 九重天:指天上的最高层,比喻地位很高的地方。
- 朔塞南翁:指在边疆戍守的老人,这里的“朔”是指北方,“塞”是边塞,“南翁”指的是南方的人。
- 冉冉(rǎn rǎn):慢慢地,缓缓地。
- 尘中:尘世中,人世间。
- 马齿(mǎ chǐ):指年老,也泛指岁月。
- 黄垆(l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住的土坛,这里借指仙界或仙境。
- 客几眠:客人几次入眠。
- 旅恨(lǚ hèn):旅途中带来的忧愁和遗憾。
- 春思:春天的思念之情。
- 谁边:哪里边,指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除夕夜晚景象和情感的诗。诗中的作者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寒冷、孤独、辛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忧虑,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除夕夜景象的描绘,也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