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
【注释】 集庆寺:即金陵(今南京市)的报恩寺。 楖栗行吟:指诗人在寺庙中行走吟咏。楖栗,树木。 翠华:皇帝所乘的车驾。 【赏析】 《集庆寺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于开元十四年春,诗人因受权贵牵连被流放夜郎途中。诗人在金陵报恩寺作诗时,正值春天,他看到参差红树倚晴空,想到当年翠华临幸处,满山黄叶寺门东。 首句“参差红树依晴空”写景。“参差红树”,指报恩寺的古木,其枝叶苍翠
仲夏同仲醇子逸伯承秋潭泛舟城西两桨夷犹风幔低,湖流清浅荻芦齐。 相将迎入烟波去,晚泊竹桥西更西。 【注释】 仲夏:夏季。仲醇子:即李仲醇之子,字子逸伯。承秋潭:乘着秋天的清凉水潭。 两桨夷犹(yí yuó):形容船行缓慢的样子。夷犹,迟疑、徘徊。 风幔低:形容风轻轻吹拂,好像帷幕低垂。 湖流清浅:湖水清澈见底。 荻芦齐:芦苇整齐,像一列列。 相将:相随、相伴。迎入:迎上、进入。 烟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第一句“烟雨微茫水国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国景象,烟雾蒙蒙,雨水绵绵,给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感觉。这里的“水国”指的是一种水乡或水边的地方,秋天则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暗含了一种离别的意味,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 第二句“暮霞飞尽月当楼”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天空中的晚霞渐渐消失,月亮高挂,照亮了整个楼阁
参差红树倚晴空,楖栗行吟度晚风。 忽忆翠华临幸处,满山黄叶寺门东。
两桨夷犹风幔低,湖流清浅荻芦齐。 相将迎入烟波去,晚泊竹桥西更西。
张志远(1920年7月—2017年11月7日),男,汉族,山东德州人,中国赛艇运动员和中医学家。他是一位在医学、体育领域有着丰富贡献的杰出人物。以下是对张志远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早年经历:张志远出生于1920年7月,山东德州人,幼承庭训,读经书,习医术,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 - 职业生涯:从医70余年,张志远深入研究中医易学、孙思邈《千金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