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
注释: 若翁文理领南中,朱鸟回光照胆红。 世事水流馀故步,名驹汗血更追风。 已凭禹鼎销魑魅,好向龙编树椅桐。 瞻代只今多霈泽,百年忠孝莫匆匆。 赏析: 这是一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首句“若翁文理领南中”,意在赞美那些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接着,第二句“朱鸟回光照胆红”,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物的风采
己酉九日王宪副邀登客山有作 其三 【注释】己酉:指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王宪副:名不详,当时任监察御史。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写边塞诗著称,尤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而广为传诵。 【译文】: 故山回首锁烟霏,廿载驰驱未得归。 偶尔攀萝寻绝顶,那堪把菊对芳菲。 溪云潋淡秋容静,疏雨微茫梧叶飞。 似有宿缘成主客,呼尊更酌醉斜晖。 赏析:
【注释】:己酉: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客山:在今湖南衡阳市。 “南山佳气入帘栊”:南山的美景之气吹入窗户。 “此日登临兴不穷”:在这美好的一天里,我登高览胜,兴致无穷。 “万里长风开晓雾,五溪寒色浸秋空”:万里的长风吹散了早晨的薄雾,五条溪流的寒意渗透到秋天的空旷之中。 “黄花满泛樽中酒”:菊花盛开,美酒盈樽。 “短发还羞鹤背翁”:稀疏的头发好像怕羞的鹤背的老人。 “为语山灵应记取”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 寄赠姚江陈舍人 生日 衢路腾轩车,鳞鳞夕埃起。 幽人卧空山,一榻净如洗。 紫箫递谷声,玄鹤衔石髓。 五十岁未衰,明眸烱秋水。 昨宵火昏中,祥光见弧矢。 瑶花隔岁开,影醮千岩里。 三寿古来传,真诀静可拟。 赠君一束书,夜半认戊巳。 ``` 诗句释义: 1. 衢路腾轩车,鳞鳞夕埃起。 - 衢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 腾轩车:形容车子飞驰。 - 鳞鳞: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
过四峒安都营饮戍亭中成二十韵呈翁东崖 忆昔合浦守,忧虞四峒侵。遣兵常选锐,檄誓重兼金。 自拟风雷并,终然杀气寻。以兹内愤郁,只恐久陆沉。 设险仗尊俎,连云控紫岑。门开千嶂合,背堑一江深。 绳乱费觿佩,鱼游悲釜鬵。共销渤海剑,更湿黄陵襟。 畬火催村鼓,夷歌杂暮砧。巾袍辞俚制,言语效华音。 社鬼儿童舞,山花妇女簪。竞输公邑税,还识长官心。 生意动春水,危樯出远浔。欃枪星陨石,榆柳市成阴。 飞盖夏初热
【注释】 1. 松楸(qiū):松木与楸木。指坟墓。魂欲断:形容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2. 山城:山间小城,这里指四川成都。伏腊:古代祭拜名流时,先于其墓前献食和奠酒。亦堪怜:也是可怜之处。 3. 莪蒿(é huáo):多年生草木,茎上长着细毛,叶子卵圆形,有香味。辨(biàn):区别。 4. 兰芷:两种香草。轻笼雨后烟:被雨后的烟雾笼罩。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谪途中途经蜀地之时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 其一 注解: - 庚辰:指诗人在庚辰年(公元1750年)被贬至金陵(今江苏南京)。 - 三山:指福建省的三个岛屿,即鼓楼、乌石、麒麟。 - 舒国裳:名字不详,应是金陵的同年友。 - 刘实夫:名字不详,应是金陵的同年友。 - 廖师贤:名字不详,应是金陵的同年友。 - 郭澄卿:名字不详,应是金陵的同年友。 - 邀饮:邀请饮酒。
注释:紫翠山的山峰上,溪水潺潺。秋风吹动着菊花酒,香气四溢。 深秋时节,玄色的霜露染红了千树万林,仿佛一片碧玉。万壑间回荡着自然的音响。 在这一天辰,日月星辰似乎都会相聚,我不禁感叹江湖的广阔,思绪难以裁断。 明天我将摆脱这个狭小的地方,再次来到这风景优美的茱萸峰和菊花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后,于重阳节这天登高所写。首联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颔联则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沅湘千里心如水 湖海双眸具者稀 我有九渊蟠未定,凭君眉角觅真机。 注释: 沅州: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境内。 相士:指有相术的人。洪鳌:人名。 蟠:指盘绕。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洪鳌的赞赏之情。首句“沅湘千里心如水”,以沅江和湘江的广阔无边比喻自己的心境,如同流水般平静而深远。次句“湖海双眸具者稀”,用湖水浩瀚如海、海洋辽阔来喻指自己见识广博
【解析】 “游云台山”是题目,点明了全诗的题旨,是游历了云台山之后,诗人所抒发的情感。首句“高台初日上嶙峋”,写云台山的地势之险峻、景色之美;次句“芝草琅玕别有春”,写山中景致之秀丽,以及与世隔绝的意境;末句“不用丹青图将相,只留岩壑待幽人”,写诗人的心境。 【答案】 (1)游云台山 高台初日上嶙峋,芝草琅玕别有春。 不用丹青图将相,只留岩壑待幽人。 译文:云台山高耸入云端,初升的太阳照在山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