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作者此时在福州作官。 云罩山头:形容山头云雾缭绕,如同云雾覆盖着山头。 经年不散:经过一年的时间仍然没有消散。 怪他嗜睡如许:奇怪它如此嗜睡。 枕石流痕:枕头上的石头上留下了痕迹。 漾波成片:波浪形成了一片。 轻槎莫触:不要轻碰轻划的筏子,因为它是蛟龙的家。 藏里须臾潜窃:藏在里面的蛟龙一会儿就会偷偷地出来。 廛中百千争市:市场上有许多买卖。 光凝白、旋生紫
天香 咏龙涎香(壬午) 历品群芬,俄惊异馥,麝兰遂觉无味。 旧惹衣绡,昨残垆烬,尚带海山灵气。 人间未有,傍蜃市、鲛宫探取。 漾沫微凝石面,浮腥偶枯槎尾。 曾经吞为澄水。 蘸凉轩、快堪销暑。 更假露调冰碾,爇将纤指。 看有芳烟不散。 与一缕、柔情暗相许。 金盒深藏,宁教漫试。 【注释】: 1. 历品群芬: 经过品尝各种不同的花香。 2. 俄惊异馥: 突然感到香气异常浓郁。 3. 麝兰遂觉无味
【注释】 绿厚怀山,清深积水,轻舟荡漾何处。 (绿水环抱的山,清澈深邃的水,小舟在水上荡漾) 去郭非长,离人即远,乱草覆青沙渚。 (离开城郭不算长路,离别的人已经很远,荒草覆盖了青沙洲) 名园新筑,初剩有、几家春树。 (新建的园林中只有少数几棵树是春天种植的) 半亩方池,合浮萍、尚多残絮。 (池塘的一半面积,浮萍很多,还有不少残叶) 幽居以闲为务。 (我居住在这里,把安静当作任务) 且容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意思,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以及注释,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时,要抓住重点诗句,逐句分析。“天雨祠堂,天晴塔庙,朝朝抱却残纸”意思是:天降甘霖,祠堂里的祭祀活动又恢复,天晴之后,人们又去拜祭塔庙(指佛寺)。“白粥疏脾”是说喝粥可以养脾。“黄■清肺”,是说用黄梨、枇杷等清润肺部的水果来养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天香草堂见梅 丹桂丛中绿野堂,一枝寒玉透东墙。 天心乍转今惊复,海国从来先得阳。 老鹤新诗和靖子,玉容仙骨小刘郎。 和羹欲试调元手,渐引嫦娥不断香。 注释: - 丹桂丛中绿野堂:描述了梅花生长在充满桂花的丛中。丹桂是一种红色的桂花,绿色意味着这片环境宁静、生机盎然。 - 一枝寒玉透东墙:形容梅花的枝条就像寒玉一样晶莹剔透,透过东边的墙壁
天香楼二首,明代钟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奇葩不着烟埃色” - 诗句解读:这里的“奇葩”指的是天香楼中珍贵的花朵,而“不着烟埃”则形容这些花朵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纯净无瑕,没有沾染尘埃的污染。 - 关键词注释:天香楼、花、月夜、洁净。 - 赏析:这句诗通过“着”和“不着”的对比,强调了天香楼中的花朵在自然环境中的高洁状态。 2. “静夜清沾帝子家” -
天香楼二首 异瑞芬芳,德馨升天 1. 异瑞何曾种得成 - 描述一种非凡的香气如何自然形成。 - “异瑞”象征非凡、独特之物。 - 表达对这种香气无法人工种植的惊奇与赞叹。 2. 德馨升臭达天馨 - 解释香气不仅美化环境,更传递美德。 - 强调美好品质如德行能超越物质,达到至高境界。 - 寓意高尚品质可上达九天,影响深远。 3. 溶溶丹桂秋空影 - 形容桂花在秋季夜空的美丽景象。 -
注释: 1. 天香草堂见梅:在草堂观赏梅花。 2. 寥落城东旧草堂:形容草堂荒凉冷落,昔日的繁华已不再。 3. 标枝几处蘸荒塘:意思是有几枝梅花挺立在荒塘之中,仿佛是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生机。 4. 喜看春色随长至:形容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 遂有梅花傍短墙:意思是梅花就生长在墙边,与墙相伴。 6. 夕照熹微横瘦影,山风断续递寒香:描述夕阳西下时,梅花的影子被斜阳映衬得更加清瘦,而山风吹来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梁东林丈的交往中,以“天香结社”为题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山水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句“菟裘老我可乘蓝”,意为我已经老了,像菟裘一样可以乘风而去。这里的“菟裘”是指古代的一种轻便的皮衣,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风采。而“蓝”则指蓝色的天空或者蓝色的大海,诗人用“菟裘老我”来形容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和激情,但是仍然可以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注释】: 出郭寻幽避俗尘,相期博雅会兹辰。 林深草色迷三径,野旷花飞匝四邻。 贝叶经翻禅钵碎,石台荷喷客觞频。 叨陪妙躅恣延赏,共挹天香订夙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梁东林的对诗中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出郭寻幽避俗尘”,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到郊外寻找幽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