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清平乐:词牌名。过吴见屠存博近诗,有怀其人:在吴郡见到屠存博的近作诗歌,怀念他。 五湖一叶:指像五湖那样的小船。五湖,指太湖。 风浪何时歇:风浪什么时候才能停息? 醉里不知花影别:醉酒的时候,不知道花影已经离我而去了。 依旧空山明月:仍然只有空荡荡的山,明亮的月光。 夜深鹤怨归迟:夜已很深了,鹤声还在埋怨归家迟了。 此时那处堪归:这个时候,哪里能够回去呢! 门外一株杨柳,折来多少相思
注释: 清平乐·其一:离别苗仲通 柳间花外:柳树和花朵之间,指送别之地。 日日:天天。 离人泪:离别的人的泪水。 楼心:指楼上。 和月醉:和月亮一起喝酒,形容喝醉了。 落叶与愁俱碎:像落叶一样零落,和愁绪一起消散。 先泛扁舟烟水:先用扁舟在烟波浩渺的水上行船。 西湖多定相逢:西湖边一定会有我们再次相逢。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离别的词,通过描写柳间花外、楼心和月醉、落叶和愁、先泛扁舟烟水
【注释】: □□晴树。寒食无风雨。记得当时游冶处。桂底一身香露。(“□”是地名,“晴树、寒食、游冶处、香露、青苔”都是景物) 神仙只在蓬莱。不知白鹤飞来。乘兴飘然归去,瞋人踏破青苔。(“蓬莱”是山名,“白鹤、乘兴、归去、青苔”都是动作描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诗人在游览过金桂轩坟园之后,有感于人事变迁,写下此诗。首联回忆昔日游赏时情景,颔联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已非,而仙家踪迹难觅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一片潇湘古意。 这句话描述了一幅画面:在平缓的沙滩上,流水潺潺,而树叶已经泛黄,芦苇尚未凋零。在这宁静的场景中,大雁静静地飞过,仿佛在空中留下了某种暗示或信息。这里的“潇湘”指的是湖南地区,而“古意”则可能指代一种古老或遥远的意境。整体上,这句诗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似乎在传达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 2. 扁舟记得幽寻
诗句:不了。都被红尘老。一粒粟中休道好。弱水竟通蓬岛。 赏析: 这首《清平乐·其二赠云麓麓道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不了”与“都被红尘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厌倦;而“一粒粟中休道好”则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看法,认为一切皆是过眼云烟。 “弱水竟通蓬岛”,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想象。这里的“弱水”可能指的是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水域
【注】此词作于作者被贬为监外居住之后。 三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风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释:三花一叶(比喻),像以前分别的样子。贞芳(指梅花),只合(只应)深山(指山林)。红尘,人世、尘世。冷(凄清、寂寞)清(清香、淡雅)影,幽香(清香)。 赏析:上片写“别”与“难说”。下片写梅花之高洁,以“只合”“不相关”二句点出其傲岸的品格
【解析】 此词是作者对墨仙双清图题咏,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之情。上阕写自己曾在丹丘仙境中欣赏过瑶草,但因秋天的来临而被扫去;下阕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答案】 译文: 丹丘瑶草,不允许秋风扫。还记得曾经对着花儿被恼(生气)过,它就像从前一样春意盎然。湘皋闲立双清,相看波冷无声。独自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 赏析: 上片起句“丹丘瑶草”,点题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清平乐·采芳人杳》。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1. 采芳人杳:采花的人已经消失,这里指的是春天的美景不再,人们也失去了欣赏春天的乐趣。 2. 顿觉游情少:突然发现自己对游赏的兴趣减少了。 3. 客里看春多草草:在异乡(客中)观赏春天的景象总是匆匆忙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1) “平原放马”是全词的标题,点明全词的内容,抒发了作者渴望驰骋、建功立业的心情。“平原放马”四个字,概括了词人一生的经历:少年时代在北方边疆,壮年时期在岭南,晚年则退居乡间。 (2) 第一句“辔摇衔铁”,写马缰绳摇动,马嚼铁被咬断。这里既表现了战马的神骏和骠健,也写出了骑手与战马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 (3) 第二句“蹴踏平原雪”
注释: -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 - 犁刚卸下,我的影子落在夕阳之下。 - 为什么不把《汉书》挂在马的角上呢? - 我近来懒得骑马了(“懒”字有“懈怠”、“不勤快”的意思)。 - 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 - 烟雾缭绕的小村庄,草木茂盛,一片繁茂景象。 - 我躺着看着流水,竟然忘了回家。 - 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 不要喝那种山上清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