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1)
“平原放马”是全词的标题,点明全词的内容,抒发了作者渴望驰骋、建功立业的心情。“平原放马”四个字,概括了词人一生的经历:少年时代在北方边疆,壮年时期在岭南,晚年则退居乡间。
(2)
第一句“辔摇衔铁”,写马缰绳摇动,马嚼铁被咬断。这里既表现了战马的神骏和骠健,也写出了骑手与战马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
(3)
第二句“蹴踏平原雪”,写战马在雪地上奔跑,马蹄踏起了飞扬的雪花。一个“蹴”字,不仅写出了战马奔腾时蹄下扬起的雪团,更写出了战马威武神勇的形象。
(4)
第三句“勇趁军声曾汗血”,写战马跟随军鼓的节奏,奋勇争先,为军队征战而奔波。一个“曾”字,既表现出战马对军鼓节奏的熟悉,也表现了战马对战斗生活的适应能力。
(5)
第四句“闲过升平时节”,写战马随军南征北战,历经艰辛,但终于平安无事地度过了和平的时期。一个“闲”字,既表明了战马度过的是安定时期,又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平的珍惜之情。
(6)
第五句“茸茸春草天涯”,写战马驰骋于茫茫的草原上,脚下踩着嫩绿的草地。一个“茸茸”字,既写出了春草的茂盛葱郁,又表现了草原的广阔无垠。
(7)
第六句“涓涓野水晴沙”,写战马驰骋于宽阔的沙漠之中,脚下是清澈的泉水和细软的沙滩。一个“涓涓”字,既表现出泉水的潺潺流淌,又表现了沙滩的柔软细腻。
(8)
第七句“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写战马老了,却仍然被拴在盐车上,不能自由奔驰。一个“老去”字,既表明了战马已到了暮年,又表现了词人对衰老的战马的同情。而一个“犹困”字,既表明了战马依然被拴在盐车上,又表达了词人对战马命运的关切。
(9)
第八句“至今犹困盐车”,写战马被拴在盐车上,不能自由奔驰。一个“犹困”字,既表现了战马无法摆脱束缚,也表现了词人对国家政治的忧虑。
【答案】
示例一:
清平乐·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译文:
战马的缰绳摇晃着铁衔子,踏着大雪狂奔。它曾追随军中鼓声奋力奔跑,渡过了无数个艰苦的年代。如今它闲散地躺在盐车旁,仍被束缚着不能自由奔驰。
赏析:
这首词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图,同时借景抒情,抒写作者的报国雄心和忧国之心。上阕描写战马在平原上的雄姿。起笔以“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勾画出一幅战马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生动画面。“勇”字表现了战马的骁勇善战;“闲”字则表现了战马已经从战场回到后方,过着平静的生活。“多少”二字承上启下,既表明了战马数量之多,又暗含着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下阕写战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春草”三句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涓涓”二句描绘了战马在沙漠中的奔跑情景。“多少”二字既是对上文的总括,也是对下文伏笔的照应。最后两句写战马被套在盐车之上,无法自由奔驰。“至今犹困”既表现了战马的无奈,也表现了词人深深的忧虑。
示例二:
清平乐·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译文:
战马的缰绳摇晃着铁衔子,踏着大雪狂奔。它曾追随军中鼓声奋力奔跑,渡过了无数个艰苦的年代。如今它闲散地躺在盐车旁,仍被束缚着不能自由奔驰。
赏析:
这首词通过写战马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战后的闲逸来表达词人的豪情和忧国之情。全词通过对战马的刻画来抒发词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词人在战乱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和平岁月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