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从吾
注释 读割烹章:指《尚书·毕命》中周公对康叔说治国要“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割、烹,都是古代的刑罚。阿衡:周成王封周公为太师,位在三公之上,称为“阿衡”,即宰相。 人生取与要分明:人与人相处,应当明确分清亲疏,给予和索取都要恰到好处。 少不分明百事倾:少年时如果不能分清恩情与利害,就会处理事情不当,导致失败。 一介:微贱的人,这里指地位不高的官吏或百姓。 莫言:不要认为。 些小:一些小事。
注释: 切己工夫只恨少,会心言语岂须多。 读书时,要深入思考,用心体会。但真正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言辞并不多,需要用心去体悟。 而今识得斲轮意,甘苦疾徐奈若何。 现在我已经明白了制作车轮的原理,对于它的艰辛和痛苦,我能够坦然面对
【注释】 阿衡:古时对三公的尊称。 格:通“遏”,抑制、阻止。一说指“革”、“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阿衡(即丞相)作用的看法,认为阿衡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二句说古今重阿衡,阿衡是宰相之职,相当于现在的总理。阿衡是古代的官名,相当于现代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阿衡这个职位在古代非常重要,因为当时还没有设立总统和总理这样的职位,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通过阿衡来执行的
【注释】 野叟:山野的农夫。莘:地名,在今山东。尧舜:指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乐:喜欢。假:借,借助。一介:一个。严辞:严厉的言辞。为:是。辨割烹:辨别烹调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士对尧舜之乐的热爱。首联说这位隐士厌恶尘嚣俗世,隐居于莘地,与世无争;颔联说隐士不借重权贵的力量,而是以尧舜之乐来陶冶自己的性情;颈联说如果隐士没有这样的爱好
嘉会来乔岳,良朋喜共游。 白云时去住,野鸟亦夷犹。 雨霁千峰翠,春深万木稠。 山灵真有待,吾道重千秋。
行藏用舍几人同,曾点原非鄙事功。 一自咏歌归去后,乾坤何处不春风。
信步蹻来自坦夷,何须沂水始相宜。 风流不得前贤意,晋室清谈又足悲。
箪瓢不改亦非贤,人不堪忧徒自怜。 俗学不知吾性乐,丢过自己觅颜渊。
鸢飞鱼跃在天渊,夫子安能不谓然。 若使中间稍有物,任他行乐亦为偏。
切己工夫只恨少,会心言语岂须多。 而今识得斲轮意,甘苦疾徐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