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取与要分明,少不分明百事倾。
一介莫言些小事,古今因此重阿衡。
注释
读割烹章:指《尚书·毕命》中周公对康叔说治国要“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割、烹,都是古代的刑罚。阿衡:周成王封周公为太师,位在三公之上,称为“阿衡”,即宰相。
人生取与要分明:人与人相处,应当明确分清亲疏,给予和索取都要恰到好处。
少不分明百事倾:少年时如果不能分清恩情与利害,就会处理事情不当,导致失败。
一介:微贱的人,这里指地位不高的官吏或百姓。
莫言:不要认为。
些小:一些小事。
古今因此重阿衡:从古至今,人们都看重像周公那样的贤臣良相,认为他们能够为国家治理做出杰出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尚书·毕命》中的一段文字,原文如下:
“呜呼!有夏服功,九功惟作克谐;厥图帝之生,永绥民;厥监不易方,厥德不钦,则不可;乃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呜呼!有夏氏服事功绩,九功惟作克谐,他们的图画显示了上天的生养,永远安定了人民,他的监督不会改变方向,他的德行不会使人敬仰,那么就不可能;这是前人的光辉事业已经照耀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啊!”
这首诗讲述了周公对于治国的看法,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恩惠和惩罚的平衡。他提醒年轻的官员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把握好恩惠与惩罚的尺度,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忽略了大的原则。同时,他也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是内涵丰富。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因为一点利益就放弃道德底线。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历史的教训,从中吸取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