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学问尚元虚,千古真传妄扫除。
试问此身实践否,天心月到水成渠。

【注释】

朅来:忽然。学:学习。尚元虚:崇尚虚空无为。千古:很久。真传:真正的学问。妄扫除:随意地扫除。试问:试问自己。此身:自身。实践否:实践过没有?天心:天意之心,即天意。月到:月亮照到。水成渠:水顺着渠道流去。

【赏析】

“偶书”是作者在闲暇时偶然写的一首小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然、自由,而不是刻意追求名利。全诗以“偶书”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探索。

首句“朅来学问尚元虚”,意为忽然之间,我又开始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学问了。这里的“学问”指的是儒家的学问。而“尚元虚”则是指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与现实生活无关。

二句“千古真传妄扫除”,意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们随意地扫除了。这里的“真传”指的是真正的学问,而“妄扫除”则是随意地扫荡。诗人认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们轻易地丢弃了。

三句“试问此身实践否”,意为我想问一问你是否有实践经验?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自己的身心,而“实践否”则是指是否有实践经验。诗人通过这句反问,表达了他对于实践的渴望。

末句“天心月到水成渠”,意为如果天意如此,那么就像月光照耀大地,水流自然形成渠道一样。这里的“天心”指的是天意,而“月到”则是指月光照射大地,“水成渠”则是指水流自然形成渠道。诗人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顺其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首诗以“偶书”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探索。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自由,而不是刻意追求名利。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实践的渴望,希望能够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