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枢
【注释】 登方山:登上方山。在今安徽歙县北。 嵯峨:形容高峻的样子,这里指山峰高大。盘谷路:曲折的山路。 策杖:拄着手杖。此经过:经过这里。经过:行走。 峰峻绝樵牧,崖悬障薜萝:山峰高峻,人不能上去割柴打草;崖上悬着薜萝(一种蔓生植物)。 人踪分径草:人的脚印留在路边,使小草分开。 鸟语出林阿:小鸟在树林中鸣叫。 莫赋居难定:不要写诗来表达难以定下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林大春的《赠冯南江侍御谪戍雷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冯南江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此去云山应万重,天心原不负孤忠。 注释: - “此去”:指的是冯南江将要离开这里。 - “云山”:暗指冯南江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或险恶境遇。 - “应万重”:意为将会面对无数的艰难和危险。 - “天心”
嵯峨盘谷路,策杖此经过。 峰峻绝樵牧,崖悬障薜萝。 人踪分径草,鸟语出林阿。 莫赋居难定,松风任啸歌。
此去云山应万重,天心原不负孤忠。 欲令宋室还唐介,先使雷阳识寇公。 火后自当分玉石,眼前且莫论鸡虫。 征帆落日斜塘路,搔首频看剑倚空
明代诗人杨枢,字运之,号细林山人,是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勇气与智慧的人物。 杨枢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尽管关于其诗集的具体资料并不多见,但其诗歌作品却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淞故述》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部作品记载了松江地区的一些轶事和遗闻,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末清初上海地区历史的重要窗口。
明代诗人杨枢,字运之,号细林山人,是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勇气与智慧的人物。 杨枢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尽管关于其诗集的具体资料并不多见,但其诗歌作品却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淞故述》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部作品记载了松江地区的一些轶事和遗闻,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末清初上海地区历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