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云山应万重,天心原不负孤忠。
欲令宋室还唐介,先使雷阳识寇公。
火后自当分玉石,眼前且莫论鸡虫。
征帆落日斜塘路,搔首频看剑倚空。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林大春的《赠冯南江侍御谪戍雷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冯南江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此去云山应万重,天心原不负孤忠。
注释:
- “此去”:指的是冯南江将要离开这里。
- “云山”:暗指冯南江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或险恶境遇。
- “应万重”:意为将会面对无数的艰难和危险。
- “天心”:指的是上天的意志或天命。
- “原”:本来,原来的意思。
- “孤忠”:指忠诚不渝,独自坚守正道。
译文:
你这次离去,将会遇到重重困难和危险,但你的心志原本就不曾辜负过你的忠贞与坚定。
接下来:
欲令宋室还唐介,先使雷阳识寇公。
注释:
- “欲令”:希望能够让某事发生。
- “宋室”:宋朝的皇宫或朝廷。
- “唐介”:唐朝名臣,此处可能指的是宋朝的忠臣。
- “雷阳”:地名,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或象征意义。
- “寇公”:寇准,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大臣,以正直著称。
译文:
我希望你能让宋朝的皇室恢复往日的辉煌,就像唐代的名臣唐介一样。同时,我也希望你能够在雷阳这个地方认识寇准这样的忠臣。
第三句:
火后自当分玉石,眼前且莫论鸡虫。
注释:
- “火后”:这里可能指的是经过一番考验或斗争之后。
- “自当”:自然应该、自然而然的意思。
- “分玉石”:比喻在争斗或斗争中分出胜负、高低。
- “眼前”:指目前的情况或问题。
- “鸡虫”:比喻琐碎的小事或微不足道的事情。
译文:
经过一番风波之后,自然就会分出胜败、高低。现在,我们不应该去讨论那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比如鸡毛蒜皮之类的事。
第四句:
征帆落日斜塘路,搔首频看剑倚空。
注释:
- “征帆”:出征时的船帆。
- “斜塘路”:倾斜的河岸,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象。
- “搔首”:形容发愁、焦虑的样子。
- “频看”:多次地看,强调频繁的动作。
- “剑倚空”:形容手中无剑,只能依靠想象中的剑来寄托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译文:
战船驶过了斜斜的江岸小路。我频频抬头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我手中的剑仿佛在空中挥舞,象征着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