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弼
珠林寺四景其一 莺声寂寂柳依依,满院苍苔过客稀。 老衲无心看春色,从他红紫斗芳菲。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珠林寺的四季景色。 - “莺声寂寂”形容春天的景象,鸟儿的歌唱声很安静。 - “柳依依”描绘了春天柳树摇曳的优美姿态。 - “苍苔”指的是庭院中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 “过客稀”表明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显得有些荒凉。 -
【注释】 迎春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横跨湖面,是游人必经之地。“谁人垒石架长虹”句:诗人描绘了一座座石拱桥,如一道道彩虹般横跨于水面之上。“江水流来汇泽通”句:形容湖水从远方流来,汇合到这片土地上。“绿野年年二三月”句:春天的二月和三月,绿野上的草木开始发芽、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野花芳草总春风”句:春天的风轻轻吹过,使得野花和草本植物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赏析】
【注释】 柏泉:指唐代李肇的别墅,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李肇字仲文,曾任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等职,晚年退居洛阳,自号“醉翁”,世称李处士。他的别墅有柏树数株,泉水甘洌,环境幽雅,常有人前来游览赋诗。 沁:浸湿,滋润。 石甃(zhòu):用石头砌成的台阶、井栏等。甃,同“砌”。 色苍苍:色彩暗淡。 汲:汲取。 高林柏子香:柏树的种子散发出的香味。柏树种子呈黑色,可入药。 【赏析】
注释: 苍苍萝薜郁岧峣,古柏斜横碧涧桥。 飞锡上人归洞去,满身花雨瑞香飘。 释义: 罗汉寺周围长满了苍翠的藤萝和薜荔,显得非常幽雅高耸;古老的柏树斜着横卧在山涧的石桥旁。飞锡上人(即飞锡禅师)回到他居住的山洞去了,身上沾满了花朵,散发出阵阵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罗汉寺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苍苍萝薜郁岧峣”形象地描绘了罗汉寺周围茂密的藤萝和薜荔,给人一种幽深、高耸的感觉
【解析】 此诗首句写寺中环境,第二句写一僧一鹤的闲适生活。三、四句是全篇重点,描绘了老和尚的形象。“癯如”是说老和尚身体瘦弱像鹤一样,而松树阴下却自得其乐,自在逍遥。从全篇看来,这老和尚是一个心静体瘦,不慕名利,超然物外,清高脱俗的人物形象。 【答案】 宝峰寺 林下安禅镇日闲,一峰耸翠列云鬟。 白头老衲癯如鹤,藜杖松阴自往还。 注释:林下:寺院附近树林之中。安禅:打坐参悟。镇日:整天。耸翠列云鬟
【注释】 珠林:指佛塔。 庭砌无瑕(xiá):庭中的台阶没有灰尘。长翠苔:长着青绿色的苔藓。 昙花:佛教徒称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为“佛诞”,这一天为“昙花”。 好风时送佛香来:好的风吹动时,送来佛寺中散发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佛塔和庭院景色。首句写佛塔楼阁,次句写庭院之景。“长翠苔”说明庭院打扫得干净,而“无尘”则反衬出庭院之幽静。第三句写满院都是昙花,洁白无瑕,如雪一般
竺台古寺,是古代的一座寺庙。荻林间,是在竹林丛中,形容环境幽静。夏老曾经来拜谒过伯颜,这里指的是夏竦曾经去拜访了当时的西夏国主元昊。他日化归泉壤下,是指夏竦死后,他的魂魄将会回到地下,也就是去世之后。不知何面见文山,是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王安石。 译文: 古寺竹林中,宁静如画。夏日里,我曾拜访过西夏国主元昊。如今他已逝,我何时能再见到文山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维彼凫峄山,巍然峙其东: - 注释:维彼:那。凫峄山:山名。巍然:高耸的样子。峙:矗立。东:此处指山的东面。 - 翻译:那雄伟的凫峄山,高耸地矗立在东部。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凫峄山的壮观景象,用“巍然”和“峙”两个词强调山的高耸和挺拔,让人感受到山的雄伟。 2. 刻砺出奇秀,夐若青芙蓉: - 注释:刻砺:雕刻琢磨,比喻经过雕琢的景物。奇秀:奇特秀丽。夐:远远
珠林寺四景 其四 方丈幽寥隐白云,煮茶声响隔窗闻。 夜深雪映婵娟月,照彻梅花瘦几分。 注释: 1. 方丈:指的是寺庙中的正殿,通常用作僧人的修行和居住之地。 2. 幽寥:寂静无声的样子,形容空间非常空旷、宁静。 3. 隐:隐藏,这里指云彩被山峰遮挡,难以察觉。 4. 白云:指天空中漂浮的白色云朵,常用来象征高远和纯净。 5. 煮茶声:在古代,煮茶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生活情趣
阳台山 昔年神女赴阳台,云雨茫然不再来。 惟有青山春色在,年年依旧碧桃开。 注释: 阳台山:指巫山,位于今中国重庆市、湖北省境内。相传古代有巫山神女,她曾到阳台山游玩并在此居住过。后来,神女乘白鹤飞去,留下美好的传说。 昔年神女赴阳台:指古时巫山神女(瑶姬)曾到访阳台山,并与神游此地。 云雨茫然:形容云雾缭绕,难以分辨男女。这里指的是神女的离去,让这个地方变得朦胧而神秘。 不再来:表示时间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