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①第一句中的“凰巢”是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指凤凰山咸庵禅丈的住处。 ②第二句中“苔龛”即石洞。“路几层”是说石洞内有几层石阶。苔藓生长在岩石上,形成一层层的苔藓堆砌的台阶。 ③第三、四句是写凤凰山僧的生活情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钱塘观潮”,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表达的情感及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最后总结其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包括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从全诗看,作者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沧桑的感慨。 钱塘江大潮是中国古代四大奇观之一(其他三大奇观:雷峰塔的传说、苏堤春晓
万绿藏深壑,苔龛路几层。 侧身同蚁进,牵臂学猿腾。 累重缘留发,栖幽欲妒僧。 半生迟引退,应悔镂春冰。
夜发富春江,午缆钱塘岸。 不见当时射潮者,天际烟波空浩瀚。 须臾海门走匹练,白虹蜿蜿吐长线。 渐看鳌背负山来,汹涌顿令天地变。 龙吹笛,鼍击鼓,冯夷天吴江上舞。 万斛舳舻如败叶,怒涛一卷送平浦。 伊昔惟闻东流之水无尽期,沃焦澒洞为漏卮。 云何已逝壑,而有还源时。 应是伍胥文种恨不灭,无路叩天气填咽。 故教雪浪排长空,古今嘘吸无时绝
邓旭是明代诗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寿州人,字元昭。邓旭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邓旭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仕途,再到归隐的过程。他于顺治四年考取进士,随后担任过翰林院检讨和甘肃省洮岷道副使等职务。在甘肃任职期间,面对严重的旱灾,邓旭积极勘灾赈灾,深受百姓的爱戴。 邓旭的诗词全集《林屋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名篇佳作
邓旭是明代诗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寿州人,字元昭。邓旭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邓旭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仕途,再到归隐的过程。他于顺治四年考取进士,随后担任过翰林院检讨和甘肃省洮岷道副使等职务。在甘肃任职期间,面对严重的旱灾,邓旭积极勘灾赈灾,深受百姓的爱戴。 邓旭的诗词全集《林屋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