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藏深壑,苔龛路几层。
侧身同蚁进,牵臂学猿腾。
累重缘留发,栖幽欲妒僧。
半生迟引退,应悔镂春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①第一句中的“凰巢”是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指凤凰山咸庵禅丈的住处。
②第二句中“苔龛”即石洞。“路几层”是说石洞内有几层石阶。苔藓生长在岩石上,形成一层层的苔藓堆砌的台阶。
③第三、四句是写凤凰山僧的生活情况。“侧身同蚁进”,“侧身”“同蚁进”,比喻自己身体蜷曲,像蚁一般爬行,形容自己生活艰苦;“牵臂学猿腾”比喻自己手拉佛祖的手臂,模仿着猿猴腾挪,形容自己修行虔诚。
④第五句是写凤凰山僧的生活状况。“累重缘留发”,“累重缘留”,指自己因修行而头发脱落。“留”,留下。“欲妒僧”,意思是说自己想嫉妒出家人,因为自己因修行而头发脱落,出家人剃光头,自己也想剃光头。
⑤第六句是写凤凰山僧的生活状态。“半生迟引退,应悔镂春冰”,意思是说自己一生都在修行,到如今才引退,应该后悔当初不早点引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镂春冰”,用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刻木为“镂空”的木工技艺来形容自己的雕刻技术。
⑥第七句意思是说自己一生都在修行,到如今才引退,应该后悔当初不早点引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⑦第八句意思是说人生短暂,应当及早退隐山林,不要等到后悔的时候再来后悔。
【答案】
译文:凤凰山咸庵禅丈住在那里,那里叫凰巢。万绿丛中深藏古寺,石阶几级通向洞门。侧身如同蚂蚁爬行,手拉佛祖的手臂,仿效猿猴腾跃。头发已经掉落很多,隐居山林却仍想要嫉妒僧人。半生都在修行,如今才引退,应当后悔当初不早点引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全诗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写出了山寺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对禅理的体悟。
首联“万绿藏深壑,苔龛路几层”,以“万绿”和“千层”两个叠词,写出了山中景色的幽深与迷蒙;“苔龛路几层”既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又写出了苔藓覆盖下的石阶层层叠叠,形象地表现出了山中环境的险恶与神秘。
颔联“侧身同蚁进,牵臂学猿腾”,以“蚁”、“猿”两字突出了山中生活的艰辛,侧面写出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人,生动地表现了山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之情。
颈联“累重缘留发,栖幽欲妒僧”,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体验。诗人将自身的经历与山林生活相对照,一方面感叹自己因修行而生发的白发,另一方面又羡慕出家修行者剃光头发的自在生活。通过这样的对比,更突出了山林生活的清苦与修行者的自在。
尾联“半生迟引退,应悔镂春冰”,诗人以“半生”和“迟引退”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早些引退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出家人的羡慕之情。“应悔”二字则将诗人的感慨推向了高潮。最后一句“镂春冰”,既写出了雕刻技术的高超,又写出了自己的后悔之意。
这首诗虽然只有六句,但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感抒发;既有个人经历的叙述,又有对修行者的赞美。整体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