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松
凤栖山 返景依山尽,秋光入浦残。 露零寒芷白,霜重晚枫丹。 素发予飘梗,沧洲尔纫兰。 瑶琴多古调,相对不烦弹。 注释: 1. 返景依山尽,秋光入浦残。 - "返景"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上,使得山影变得斑驳、模糊;"依山尽"形容太阳落山后,影子逐渐消失在山后。 - "秋光入浦残"中的"秋光"指的是秋天的阳光,"入浦残"则是指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显得有些残缺不全。 2. 露零寒芷白
【注释】 南纪楼:在今四川雅安。 山迥连秋郭,亭孤对晚江。——山与城郊的秋天相连,亭子孤立面对傍晚的江水。 烟深渔钓独,野阔鸟飞双。——烟雾浓重的地方只有一个人钓鱼,野外空旷的地方两只鸟在空中飞翔。 竹绕清溪径,云通白石窗。——竹林环绕着清澈的溪流小道,云雾连通着白色的石头窗户。 冷然幽意惬,暂使客愁降。——清静淡远的情趣使人感到满足,暂时驱散了客居的忧愁。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景
【注释】 岐路:指送别的地方。 朝日照高城:朝阳照耀高耸入云的城楼。 青阳:春天,这里指春天的阳光。骀荡:明媚和煦。林薄:树林与薄雾。 之子:指你。 安适:安乐适意。承明:宫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皇居:皇宫。丽:美丽。太清:高大。 振长緌(ruí):马饰以彩带,称“緌”,这里借指马。 丹陛:红色的台阶。罗群英:聚集众多英才。 寡用:无用。 羡芳声:羡慕名声之美好。 盛年:壮年时期。志:抱负
返景依山尽,秋光入浦残。 露零寒芷白,霜重晚枫丹。 素发予飘梗,沧洲尔纫兰。 瑶琴多古调,相对不烦弹。
春风吹岐路,朝日照高城。 青阳既骀荡,林薄亦芬荣。 之子去安适,迢迢入承明。 皇居一何丽,双阙淩太清。 白马振长緌,丹陛罗群英。 匪才惭寡用,高步羡芳声。 盛年志四海,岂徒夸今名
刘汝松是明代著名诗人。刘汝松,字贞吾,号历城,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汝松的诗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在《送李进士之京》一诗中,他以其精湛的诗艺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祝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汝松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与仕途的深刻理解。
刘汝松是明代著名诗人。刘汝松,字贞吾,号历城,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汝松的诗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在《送李进士之京》一诗中,他以其精湛的诗艺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祝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汝松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与仕途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