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诗句逐句释义”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分析。 “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诗人由眼前的景色引发思绪,由眼前写到心中,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地却心系故乡的复杂心情。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这是说在灯下只有影子相伴,内心愁肠百结,只好强自作诗排解忧愁。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
过独鹤驿 独鹤去何处,庭空松自闲。 檐飞千涧水,门叠万重山。 久断云中唳,长疑月下还。 谁知令威子,千载到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对独鹤、松树、山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的“久断云中唳,长疑月下还”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诗中的“谁知令威子
济上有怀毗山 溪盘苕水曲如龙,溪上山亭一径通。 苍弁嵯峨春雨后,洞庭缥缈夕阳中。 赏析: 潘季驯是明代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他历事四朝,治理河道,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万历五年复起任总督河道,筑堤防、塞决口、筑高堰束淮,以浚海口。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毗山美景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独鹤去何处,庭空松自闲。 檐飞千涧水,门叠万重山。 久断云中唳,长疑月下还。 谁知令威子,千载到人间。
溪盘苕水曲如龙,溪上山亭一径通。 苍弁嵯峨春雨后,洞庭缥缈夕阳中。 栽花已拟寻潘令,载酒谁当似柳公。 太白楼前明月夜,不堪徙倚对秋风
明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总理河漕朱衡共开新河。 以丁忧去。 隆庆四年,主持塞邳州、睢宁决口。 后坐事被劾罢。 万历五年,河、淮大决。 次年,张居正命主治理。 时黄水北流,全淮南移,季驯塞决口,筑堤防,借淮之清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使河、淮并流,以浚海口。 次年工成,进工部尚书。 张居正卒,季驯以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六年
明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总理河漕朱衡共开新河。 以丁忧去。 隆庆四年,主持塞邳州、睢宁决口。 后坐事被劾罢。 万历五年,河、淮大决。 次年,张居正命主治理。 时黄水北流,全淮南移,季驯塞决口,筑堤防,借淮之清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使河、淮并流,以浚海口。 次年工成,进工部尚书。 张居正卒,季驯以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