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
满城箫鼓动,客思已凄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诗句逐句释义”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分析。

“行到海穷处,仍惊岁尽时”,诗人由眼前的景色引发思绪,由眼前写到心中,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地却心系故乡的复杂心情。

“灯前谁共影,愁里强吟诗”,这是说在灯下只有影子相伴,内心愁肠百结,只好强自作诗排解忧愁。

“游子归何日,芳春坐可期”,这两句写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惆怅,并想象着归乡之日的到来。

“满城箫鼓动,客思已凄其”,意思是说当此佳节,城中到处是笙歌鼓乐,而自己的客中之感也更浓了。

【答案】

译文:

走到大海的尽头,仍然惊恐于岁月将要结束。

灯前只有影子相伴,愁绪里勉强吟诵着诗句。

游子的归期何时到来?盼望春天的日子可以到来。

满城的箫鼓声震天响,客人的思乡之情更加凄凉。

赏析:

此诗写诗人除夕之夜的所感所思。首联起笔突兀,直陈其事,写诗人行至海边,面对茫茫大海,惊觉岁月将尽,不禁感慨万分,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行到海穷处”一语,点明时间地点,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颈联紧承上文,写诗人在灯前独酌无侣,唯有影子相伴;在寂寞难耐之际勉强吟诗以解愁闷。两“仍”字,写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归乡之日的到来。全诗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