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穰
【注释】: - 骚坛总俊豪: 指诗人的诗词造诣高超,如同古代楚国的屈原。 - 乘兴访同袍: 指作者与友人相约出游,共同享受快乐。 - 霜重马蹄滑: 描述天气寒冷,霜雪厚重,使得马匹行走困难。 - 日来山影高: 形容时间已经过去,太阳升高,山的影子更加清晰可见。 - 野青芜染路: 描述道路两侧野草丛生,覆盖了原本的道路。 - 江白雪铺涛: 形容江水波光粼粼,如同白色的雪覆盖在波浪之上。 -
归老家人旧,穷居地亦偏。 愁多需酒散,病久枕书眠。 两鬓霜中镜,孤舟江上天。 耆英如可会,洛社在何年。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薛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归老家人旧:表达了诗人回归故里,面对亲人时的感慨之情。 2. 穷居地亦偏:反映了诗人在偏远地方生活的孤独感。 3. 愁多需酒散:描绘了诗人因忧愁而饮酒解闷的情景。 4. 病久枕书眠
【解析】 “郡事相羁复几春”,意思是:因公事被羁留,转眼已是几个春天了。“郡”指地方长官;“事”指公务。“陶潜晚节闲门柳”,意思是:陶渊明晚年的闲适之情,就像门前的柳树一样。“张翰秋风故国莼”,意思是:张翰在秋风中怀念家乡,像莼菜一样难以下咽。 【答案】 译文:因公事被羁留在此地,转眼已是几年过去了。陶渊明晚年有闲情逸致,就像门前的柳树一样。秋风中张翰思念故乡,就像吃不惯的莼菜一样难咽
【注释】 游洞山寺:游览洞山寺。 傍山斜径路难前:靠近山峰的小道,路很难走。 俯瞰长流一线泉:从高处往下看,只见一条细流蜿蜒流淌。 茅屋无邻云往复,石岩有洞草盘旋:茅屋周围没有邻居,白云飘来飘去,石岩上有洞穴,野草盘绕。 行春官骑临花外,唱晚渔舟到水边:春天的官员骑着马来到花丛外面,傍晚时分,渔民划着小船来到了湖边。 方丈蓬来何必问,人间信自有神仙:到了寺庙,不用询问方丈,因为神仙就在这里。
晚过扬子江 舟移京口暮潮生,枫叶芦花动客情。 千嶂雨收群鸟下,一江风纵片帆轻。 中流树隐金山寺,隔岸云连铁瓮城。 东望乡园倍惆怅,谁家砧杵乱秋声。 译文: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扬子江边,随着江水流动,夕阳西下,江面上泛起了波澜。两岸的红叶和芦苇随风摇曳,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远处的山峦在雨后天晴时显得更加清晰,一群鸟儿从树林中飞出,向着江面聚集。江面上风平浪静,我的小船也轻松地驶着。在江中央
骚坛总俊豪,乘兴访同袍。 霜重马蹄滑,日来山影高。 野青芜染路,江白雪铺涛。 鸡黍应堪共,宁辞命驾劳。
归老家人旧,穷居地亦偏。 愁多需酒散,病久枕书眠。 两鬓霜中镜,孤舟江上天。 耆英如可会,洛社在何年。
舟移京口暮潮生,枫叶芦花动客情。 千嶂雨收群鸟下,一江风纵片帆轻。 中流树隐金山寺,隔岸云连铁瓮城。 东望乡园倍惆怅,谁家砧杵乱秋声
郡事相羁复几春,苦为乡梦夜来频。 陶潜晚节闲门柳,张翰秋风故国莼。 洛社交游难待客,渔阳景物易悲人。 萧条归计看书剑,何日江皋一问津
傍山斜径路难前,俯瞰长流一线泉。 茅屋无邻云往复,石岩有洞草盘旋。 行春官骑临花外,唱晚渔舟到水边。 方丈蓬来何必问,人间信自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