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 过内丘:经过内丘,这里指从河北到河南的旅途。 迎驾心忙驿路修:因为皇帝要来,所以心情急切,在驿路上赶路。 双旌聊为一箪留:两个旗杆只好用一个竹篮代替。 帝丘: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往来:来回往返。 能忆:能够回忆。 忙里无从问内丘:在匆忙中没有时间去询问内丘的情况。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一次皇帝出巡时所写的一首即兴诗。诗人因皇帝要来,心情非常激动,于是在驿站上赶路,同时
【注释】: 次:地名,位于山西省。 顺德:今山西沁县,为晋、冀两省交界处。 遥连:远远连接着。 泽潞:指泽州(治今山西晋城)和潞州(治今山西长治)。 龙冈:即“龙山”,在今沁县北。 改井:即“改水”,即引泉入井。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沁县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楼台、泉水等元素,展现了沁县的自然美景
【注】:过沙河,指从沙河县经过。 过沙河县 十里浮沙一带河,冬来惟是摄衣过。 民间大欠耕桑地,霖潦无端占却多。 译文: 沙河县的河流像漂浮在沙滩上的一层沙子,一到冬天就穿上厚衣服走过去。 百姓们因为欠收而无法耕种桑田了,雨水泛滥使得原本应该种桑养蚕的土地被淹没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沙河县冬天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描绘沙河县的河流和天气,以及农民们的困境
新乐道中 一年官路几回修,差尽丁男到白头。 纵有不平犹实地,往来车马莫深愁。 注释 1. 新乐道:指通往京城的新路。 2. 官路:官场之路。 3. 差尽丁男到白头:意思是每年朝廷都要派出很多差役,直到他们白发苍苍。 4. 不平:这里指朝廷的不公平待遇。 5. 犹实地:虽然有不公平的事情,但依然能够保持公正。 6. 车马:指官员们出行时乘坐的车马。 7. 莫深愁:不要过于担心。 赏析
注释: 过真定:经过真定。真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地名,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北岳横分第一支,滹沱南抱正流澌:北岳恒山横分山脉的第一支,滹沱河环绕在它的南面,形成一条蜿蜒的河流。昔人话好行还忆,玉食无忘麦饭时:古人说好的德行要实践,不要忘记麦饭时期。玉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食物,用玉器盛放,象征高尚的道德。麦饭是指在贫瘠的地方吃麦子做的饭,比喻艰苦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真定时所写下的一首咏史之作
注释:来到栾城更着忙,早晨起床穿上官袍,佩好玉笏亲自焚香。 黄昏时分不见双凫影,三五只雁和鹭鸶在天空飞翔。 译文:来到栾城更着忙,早上起床穿好官袍,佩上玉笏自己烧香。 黄昏时看不到两只野鸭的身影,几只大雁和鹭鸶在空中飞行。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来到栾城的忙碌场景,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晓庭袍笏自薰香”一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清晨起床、穿着官服、佩挂玉笏、亲自焚香的场景
过白沟河 高柱长梁跨急流,淡云寒日使人愁。 兵家几度分成败,青史千年记白沟。 注释与赏析: - 诗句1:“高柱长梁跨急流”,描述了白沟河流经的地理环境,强调了桥梁的高耸和坚固。“高柱”指桥墩,“长梁”指桥身,“跨急流”表示该桥跨越的是一条湍急的大河。这里的建筑细节描绘出了桥梁的结构之美,也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埋下伏笔。 - 诗句2:“淡云寒日使人愁”,描绘了天气的寒冷和阴沉,营造出一种压抑
【注释】发定州 其二:发,出发;定州,唐时州名。 译文:沙路霜消日正东,浅青浓黛满晴空。车帷得却观山眼,欲去帷时又怯风。 赏析:诗中描写的景色是秋天,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乘坐马车前往定州,一路观赏沿途的风景。首句写道路,“沙路霜消日正东”。意思是说,在秋日的清晨,霜雪已经消融,道路上铺着一层薄霜,阳光照在路上,形成一片耀眼的光华。第二句写天空,“浅青浓黛满晴空”意思是说,晴朗的天空中
注释:野性从来酷爱山,不辞终日对孱颜。 定州城外山偏好,误送征车入帝关。 译文:我天生就酷爱山,不怕整天面对那些软弱无力的面孔。 定州城外的山我尤其喜欢,却错把征车送到了京城的长安。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作者热爱山水之情和被征召进京的无奈之诗。首句“野性从来酷爱山”,表达了作者对山的热爱和向往。接着第二句“不辞终日对孱颜”,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山的痴迷和热爱。第三
注释:我刚刚从南方来到这里,赵州城里的人们各忙各的。承恩是因为正赶上了皇帝回銮的日子,所以会去朝见皇宫。 赏析:诗人在途中听说伍朝信都宪迎接驾临的消息后,便立刻启程东行,只比预期时间提前了数刻。诗人对这次行程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是他自南来以来第一次有机会直接见到皇帝。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兴奋,因为他即将见到皇帝,并且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