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次柏乡》是明代诗人罗钦顺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政治清明与否的深切关注。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远树浮青认柏乡: - 远树浮青:描绘了远处的树木在绿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清晰,如同青色的浮云一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里的“浮青”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景象,树木开始抽芽,生机盎然。 - 认柏乡:这里的“认柏”,可能是根据地理位置或某种特征来识别“柏乡”,柏是一种常绿树种
注释: 阀阅:指门第、世袭。争高:争高下,意指争夺地位。王气饶:形容气势恢宏。鄂王祠:指的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的祠堂。岧峣:山势高峻,也形容地势险要。汤河:即今安阳市北的卫河。未过:尚未经过。闻说:听说。漫桥:漫溢,泛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汤阴时所写,表达了他对于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忧虑。 第一句“阀阅争高王气饶”,诗人首先描绘了当地豪强地主竞相抬高门第
注释: 过卫辉:路过卫辉。卫辉,地名,今属河南省新乡市,古时为州府所在地。 有斐诗篇且解亡:有了这样的美好诗篇,就足以让人忘记死亡。有斐,美好的。诗篇,美好的事情或言论。 无名公迹故难荒:没有显赫的功名,因此难以使人们忘却。公迹,显赫的功勋或成就。 风埃不辨泉源处:风吹雨打,尘埃遮面,无法看清泉水源头。风埃,风吹落的灰尘。 惟见清流绕郭长:只看到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城郭。惟,只有。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首先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分析诗歌的结构,把握诗人的情感、意象等;最后进行综合赏析。 “过邯郸午饭有蕈”,意思是过了邯郸中午就吃饭了,吃的是香菇。“几为膏粱错用心”,意思是几次被富贵误用心思
过彰德 日中犹未减风棱,把酒安阳慰夙兴。 韩氏墓田人共保,不须多事问西陵。 注释: 日中犹未减风棱:太阳高悬在天空之中,光芒依旧刺眼,风棱(风吹过的树梢)依然分明可见。 把酒安阳慰夙兴:手持酒杯在安阳城饮酒,以此来安慰那些早早起床的人。 韩氏墓田人共保:韩氏的墓地周围,是人们共同守护的农田。 不须多事问西陵:不需要担心西边的边境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钦顺的作品《过彰德》中的诗句
【赏析】 此诗为纪行之作。首联点题,颔联写宜沟驿的地理形势,颈联写驿站上的情景,尾联写过宜沟驿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开阔,颇有特色。 “宜沟南北栋交加”,宜沟南北两山相对如梁架在沟中,形成天然屏障,使宜沟北口与南口相望,形如门户,故称“门户”。 “地拱邦畿错犬牙”:宜沟是京城的后门,地势险要,周围群山环绕,犹如犬齿交错,所以用犬牙来比喻。 第二联“驿吏逢迎无别语,趁墟丛里告烧茶”
注释:经过亢村驿站的时候,已经走过了黄河的险滩,这里人烟稀少,北风刺骨。亢村驿站没有完好的床榻供旅客休息,我只好把羸弱的身体托付给这简陋的一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过亢村驿时所写。首句点明“过却黄河走退滩”,说明诗人是从黄河边的退滩渡过的,突出了旅途的艰险。二句写“亢村有驿无完榻”,可见其荒凉冷落,人烟稀少,天气严寒。三句写“聊托羸躯一夜安”,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全诗语言质朴,但感情真挚
注释: 次磁州:即在河北磁州停留。次,停留。 河北风沙五日程:从河北出发,经过五个昼夜的风沙,才到达磁州。 磁州初到目增明:来到磁州后,眼前的景象变得更加明亮。 高门小户多光润:磁州的高门大户和小户都显得光亮而富足。 应是州家政理平:应该是州家管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河北磁州停留时所见的景象,以及他对这个地方的印象。 首句“河北风沙五日程”,诗人从河北出发
这首诗的原文是: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前路迢迢日渐沈,怪形疑影隔林阴。 乞君琴鹤浑无用,留慰衰翁晚岁心。 逐句释义和赏析如下: 1.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还未到达伏城驿(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几里地时,天已经黑了,有几匹马在树林间来回走动、整理着装备准备过河。"伏城驿"是指古驿站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 2
次临洺驿 烟火星攒约万家,断垣犹自绕坡斜。 逻旂戌鼓朝还暮,应有章逢隐绛纱。 【注释】 次临洺驿:次,停留;临洺驿,地名。 烟火星攒约万家:烟火和星光交相辉映,犹如星火聚成一片。 断垣犹自绕坡斜:残墙仍在山坡上斜斜地延伸着。 逻旂戌鼓朝还暮:傍晚的号角声中夹杂着巡逻兵的鼓声。 章逢:指章仇太师(名遇)的女儿。 绛纱:红色丝织品。 【赏析】此诗写临洺驿夜景。首句写万家灯火,第二句写残垣斜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