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澄江夜来秋水生,画船击鼓喧朝晴。 百壶欲尽千峰午,壮怀秋色两峥嵘。 相门旧压逢原里,至今书屋临江水。 千载香名满缙绅,读书有用真能子。 归来遍扫松楸阴,饭尝新稻羹香蕈。 故园风物岂不美,简书王事悲人心。 故人自昔深相慕,别意殷勤托毫素。 楚水吴山路几千,渚蘋岸蓼花无数。 东南名郡数嘉禾,城郭光涵震泽波。 官好常陪五马贵,政通应得万人和。 浮云富贵终何有,汗简功名浑不朽。 赠乏千金谩一言
春来无处无芳草,何处春光应更好。 乔木啼莺日正暄,华堂戏彩人难老。 早向深闺足苦心,蚕缫布缕又金针。 夭桃已协周南咏,慈竹仍涵晚岁阴。 涧蘋采得还亲芼,天冈几为思亲到。 长子提孙孝不衰,寿康宜获天之报。 即今七帙颜犹童,香风坐满芝兰丛。 白头老弟逢生日,长歌径过东山东。 五人同产三人在,谁能不念平生爱。 有分欢娱合共追,无情岁月从渠迈。 旧路重寻了不差,入门弦管竞呕哑。 殷勤一酌长生酒
蒋生径里足清阴,陶翁篱落皆黄金。 晴山先生书满屋,亦有花竹清人心。 栋云飞尽日杲杲,玉华峨峨插晴昊。 境静应无俗客来,诗成自把芳樽倒。 有时寻壑复经丘,历历平生旧钓游。 春风高树啼黄鸟,秋水方塘泛白鸥。 真乐由来无内外,观物搜书两无碍。 说向傍人会者稀,高谈空自超三界
十年两度清溪曲,细说家怀及乡俗。 前辈凋零足叹嗟,后生满眼多翻覆。 逢场思戏酒思沽,有田不耕书不读。 行止模糊里闬嗤,门户支离祖先辱。 岂知贫贱亦天生,不骄不惰有时亨。 析薪能荷自堪乐,缊袍虽敝谁敢轻。 千言往复两无忤,爱君潇洒更老成。 鬓毛略见数茎白,心地先涵一寸明。 山水可游无过此,兹来却奉邦君使。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 午榻棋声数著高,夜筵杯酌三巡止。 豫指归装只要诗
不信东南天也漏,川原渺渺都平。 愁闻檐溜短长声。 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 朝朝望阙眼双清。 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
祈祷精诚空自许。 得势丰隆,肯听风排去。 薪米经营谁得住。 舟行却是人行路。 时事关心朝复暮。 禹甸茫茫,不见栽秧处。 蛛网低垂纷乱绪。 梁间燕子都无语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 弘治六年进士。 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 忤刘瑾,革职为民。 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 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 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 初笃信佛学,后舍弃。 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 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生卒年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 弘治六年进士。 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 忤刘瑾,革职为民。 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 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 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 初笃信佛学,后舍弃。 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 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