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鲁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借物抒怀,以松、雁为喻,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寄王宗器”三字点明了诗题,是给友人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首句描写了在松林中独坐,拄着藜杖遥望陇山的情景,表现了孤独寂寞;二句通过“眼中迷”写出了因思念朋友而心神不宁;末联写书已写完,却要托付西去的南飞的大雁带信给远在长安的朋友王宗器,表达了作者的思友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把握整体意境和作者情感,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需要考生既理解古诗文的内容、结构及表达方式等,又要了解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技巧以及常用的修辞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本题是一句诗的赏析
【注】张佩之:即张继。 注释: 1、“几度”:多次。 2、“不见”:指诗人寻访张继,但未见到张继。 3、“斜曛”:夕阳斜照。 4、“踏春马向谁家去”:春天里,踏青的马匹向谁家走去? 5、“一鸟”:一只小鸟。 6、“空啼”:空叫。 7、“满地云”:满地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寻人不见而寄情山水之作。首句写诗人寻访张继不遇,次句写门前高树映照着落日余晖,第三句写春天踏青的游骑纷纷出城
几度寻君不见君,门前高树挂斜曛。 踏春马向谁家去,一鸟空啼满地云。
松下思君独杖藜,陇山遥望眼中迷。 书成欲付霜前雁,却恨南飞不向西。
芦沟南去路悠悠,十月花冰拍岸流。 翘首太行山上月,又从今夜照离愁。
释鲁山是明代的诗人。 明代是一个充满文学创作的时期,众多文人墨客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释鲁山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哲思,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他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