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柯
【注】张百熙:清末维新派人士,曾任工部、民政部尚书等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张百熙的。 首句“志在更新”,即希望张百熙能够以自己的才能,振兴国家。次句“心忧黄种”,即忧虑中国这个民族会衰败。第三句“应推为政界伟人”,即认为张百熙应当成为中国的政治领袖。末句“惜所愿未偿”,即可惜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四、五句“功垂不朽”,“泽被青年”,即他的政绩和恩惠将永远流传下去。“方倚作中兴霖雨”
【注】张之洞(1834-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晚清名臣、洋务派首领,曾主持筹建北洋水师等。 吊张元伯:为张之洞的父亲。张孝达(1768-1829),字元伯,湖南善化人,清代著名学者、政治家。他博学多才,著有《张文忠公全集》。 培养新知:培养新知识、新人才。 勤劳彰学界:勤奋努力地弘扬学术界。 薄海:指全国上下。 赏析: 这是一副挽联,对张之洞的去世表示哀悼。上联赞扬他“联盟捍患
孔祥柯并不是清代诗人,实际上他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孔祥柯字则君,是孔子的七十五世孙,出生于山东曲阜。他自幼天资聪颖,倍受外祖父劳乃宣(清末刑部尚书)的宠爱。由于家族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自幼便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政治生涯:孔祥柯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他为促进山东问题的解决
孔祥柯并不是清代诗人,实际上他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孔祥柯字则君,是孔子的七十五世孙,出生于山东曲阜。他自幼天资聪颖,倍受外祖父劳乃宣(清末刑部尚书)的宠爱。由于家族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自幼便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政治生涯:孔祥柯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他为促进山东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