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咏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请缨无路痛何如”,意为:向朝廷进言,请求任用却无处可去,这是多么痛苦啊!这里的“请缨”是指古代士子们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常常以“请缨”为名,向皇帝进言。但是,由于朝中权贵多,普通士人很难得到重用。因此,当士子们无法如愿以偿时,就会感到痛苦和无奈。 第二句“且读人间有用书”,意为:暂且放下自己的抱负,安心读书吧。这里的意思是
莫挽狂澜卫梓桑,每逢佳节引杯长。 注释:不要用力扭转狂澜,保卫我们的土地;每当佳节到来时,我都要举杯畅饮。 羡君有兴添新句,愧我无才老故乡。 注释:羡慕你兴致勃勃地创作新诗,而我却因为缺乏文采而感到惭愧,因为我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回到故乡了。 何必登高循旧俗,空愁卧病过重阳。 注释:为什么非要遵循古老的习俗去登高呢?只是徒增忧愁,躺在床上生病过重阳节罢了。 白衣送酒今难得
【注释】 1.海上望:指在海上遥望。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的东海上。 2.如此江山:此句言台湾的山河,如同自己的一样。 3.坐付人:指任凭别人治理。 4.陋他:轻视他。 5.肉食:指统治者。 6.善谋身:善于谋求个人利益。 7.乘桴:古代一种小舟,用木为材,两头尖,中间隆起如筏,可载一人,浮于水面。 8.频回首:多次回过头来观望。 9.懒学:不愿学习。 10.长沙论:「过秦」:战国时
【注释】 ①吴头:指长江下游的东岸地区,泛指东南。楚尾:指长江下游的西岸地区,泛指南方。宿:住宿。 ②家山:故乡的山。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旅途中,因思乡而作。首句点明行程,次句写投宿之地。“吴”、“楚”二字,一南一北,与“行”、“宿”对仗工整,又点出诗人由东南向西北行进的路线和从南方到北方所经之地。“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归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注释】 犒师:古代战争胜利后,为了鼓舞士气,皇帝或主将往往犒劳将士,并赏赐金银、粮食等。牛:指耕牛。指峰:山峰,指山岭。无恙(yàng):没有受伤、生病。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国家山河的忧虑。 江山惯作犒师牛,遂致舆图尽海头。 “江山”二句,说国家山河被用作了犒赏军队的牛马,致使国家的版图一直延伸到海边尽头。“遂”,于是;“尽”,极;“舆图”,指国家的版图。“海头”,指海边
注释: 穷栖鸟:困居在巢中的鸟儿,比喻自己。 恋旧巢:依恋着原来的巢穴(即栖息地)。 动悴吟:因伤感而悲鸣。 千里故山青满目:指远方的故乡山色一片青翠,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心生哀愁。 万堆新骨白伤心:指战乱中无数无辜百姓被杀害后,尸体堆积如山,白色的骨头让诗人心痛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的一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羁旅漂泊,心系故乡的情景。诗人在异乡为客
淡江泛舟(发表于1896年) 一叶扁舟万念删,无风波处享清闲。 钓竿虚插篷窗外,醉读「黄庭」倦看山。 注释: - 一叶扁舟万念删:形容船小如树叶,可以容纳所有的思想。万念删则表示把所有的思绪都放在一旁,享受宁静的湖面。 - 无风波处享清闲: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风也没有浪,可以尽情享受宁静和安逸的生活。 - 钓竿虚插篷窗外:把钓竿挂在窗户外面,让风吹动它。 - 醉读「黄庭」倦看山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安史之乱后,流落四川时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烽烟已远梦还惊":这里的"烽烟"指的是战争的烽火,"远"表示战争已经结束很久了。"梦还惊"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战争记忆仍然深刻,以至于在梦中都会被惊醒。 2. "渡海归心对月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诗人的心里却依然有着回归故里的愿望。"对月明"则暗示了这种愿望的强烈和清晰。 3.
【注释】 靖海将军:官名,为明代的武职,设于沿海各要镇。 更好生:更注重民生。 只须传檄(xí):只需发布文告。 不穷兵:不滥用武力。 至今:到现在。 鹿耳洋:在广东珠江口外,今属广东省。 咏政声:歌颂政治清明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明初诗人唐桂芳的作品。此诗以靖海将军为例,表达了他希望统治者不要滥发战争令,而应注重民生的思想。 “归途杂诗五首”:这是组诗的总称,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喜抵锦江故里 其一”,第一句是说诗人来到成都,第二句是说成都一带战乱之后一片荒凉,第三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带着家人到这地方来呢?第四句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人间的桃源啊! 【答案】 ①东南:指四川东南一带。 ②半壁:一半的江山。③虎口余生:比喻在危险中幸存下来。 ④桃源: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