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吴头行,暮投楚尾宿;
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
【注释】
①吴头:指长江下游的东岸地区,泛指东南。楚尾:指长江下游的西岸地区,泛指南方。宿:住宿。
②家山:故乡的山。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旅途中,因思乡而作。首句点明行程,次句写投宿之地。“吴”、“楚”二字,一南一北,与“行”、“宿”对仗工整,又点出诗人由东南向西北行进的路线和从南方到北方所经之地。“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归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高远,含蓄蕴藉。
朝向吴头行,暮投楚尾宿;
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
【注释】
①吴头:指长江下游的东岸地区,泛指东南。楚尾:指长江下游的西岸地区,泛指南方。宿:住宿。
②家山:故乡的山。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旅途中,因思乡而作。首句点明行程,次句写投宿之地。“吴”、“楚”二字,一南一北,与“行”、“宿”对仗工整,又点出诗人由东南向西北行进的路线和从南方到北方所经之地。“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归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高远,含蓄蕴藉。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来路沿流水,开门见好山。 花间携手语,酒后出诗删; 为约三椽筑,同消一味闲。 敢嫌供给少,满袖白云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来路沿流水,开门见好山。 注释:诗人沿着小路走来,路上流淌着小溪水。推开门一看,眼前就是美丽的青山。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沿着小溪边行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当他推开门时,立刻被眼前的好山所吸引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写下的自题「内渡日记」。 诗句释义: 1. “闷极聊涂抹,行间半泪痕”: - 注释:形容心情极为郁闷,于是随意挥笔,纸上却留下了泪水的痕迹。 - 赏析:反映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内心的苦闷和悲伤。 2. “避兵归故国,遇贼滞孤村!”: - 注释:为了躲避战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在途中遇到盗贼,滞留在了孤村。 - 赏析:描绘了诗人在逃离战乱后返回家乡的经历
【解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首赠诗。“西园梅弄月,北郭酒论文;峰势鸡冠耸,溪形燕尾分。”前两句写自己和朋友相聚的情景,后两句写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想要说些当年的事情,诸公们难道会愿意听吗? 在西边的园林中赏月吟诗,在北边城外饮酒论文; 山峰像鸡头一样高耸,溪流像燕子尾巴一样弯曲。 故乡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何以慰藉我离别的孤独! 赏析:“欲说当时事
【注释】 将:携带。郭:外城。 无求安我拙:不追求什么,因为我本性淳朴。 莫笑游赀尽:不要嘲笑我穷得只剩下钱财了。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见闻所感,随兴而作。全诗语言朴素,平易浅显,读来亲切有味。 前两句“行行将入郭,树下暂停鞭”,写诗人行走在山野间,忽然停下脚步,到路旁的树下休息。“将入郭”是说已经走到城外;“树下暂停鞭”表明诗人是在休息。这里没有描写诗人的动作或表情
【注释】: 1. 康成:指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 2.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3. 离情分一水:分别时依依不舍,像一条河流分隔两地。 4. 别恨满孤舟:离别的愁恨装满了孤独的小船。 5. 入梦怜衰老:梦中怀念对方已老迈不堪。 6. 阂心定去留:心里纠结着是否应该离开(去)。 7. 思君今夕泪,随梦向东流:今晚思念你,泪水随着梦境流淌到东边。 【译文】: 听说您还在为国事操劳,可战事还没有结束。
注释: 1. 清心目:使心境清静,眼睛明亮。 2. 重来路恐迷:再次来到这个地方,道路恐怕会变得难以辨认。 3. 水明平野阔:水面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平野显得非常辽阔。 4. 云压众山低:云朵压得群山都低下了头。 5. 鹅鸭浮蒲渚:鹅和鸭在水中嬉戏,浮游在蒲草的洲岛上。 6. 牛羊卧柳堤:牛和羊悠闲地躺在柳树堤岸上休息。 7. 村居风俗古:这里的乡村风俗古老。 8. 疑是武陵溪
【注释】 感兴:感慨时事。 兵火:指战乱。 沧桑:世事变化。 牛马走:比喻自己像牛马一样劳碌奔波。 虎狼蟠:比喻社会黑暗,人民受尽苦难。 梗(gěng)音书断:指消息断绝,音讯不通。 数茎华发在:指头上的白发已经很多了。 周粟:泛指粗劣的食物。周粟,即粗粮。 【赏析】 《感兴》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所写。此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写的组诗《春望》中的一首
【注释】: 遣闷:抒写心中的烦闷。 长太息:叹息不已。 晓泪花:天亮时的泪珠,喻指泪水。 春愁草:春天的野草。 时君:当朝君主,指皇帝。北顾:对北方忧心忡忡地回顾。上相:宰相。东行:指宰相被派往东方某地任职。 村儒:村中读书人,这里泛指读书人。话太平:谈论天下太平。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作者任监察御史期间,当时朝廷政治昏暗,宦官专权,外戚骄横,藩镇割据,民不聊生,诗人忧国忧民
注释 - 消闲:指消遣时光。 - 频:频繁地、多次地。 - 觅句:寻找合适的诗句。 - 懒开觞:懒得饮酒。 - 愁逐春风起:随着春风的到来而感到忧愁。 - 眠随夜雨长:随着夜雨的绵绵,进入深深的睡眠。 - 小种:一种花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薰衣草。 - 点易炷沉香:在点燃香烟时,使用易于点燃的熏香。 - 公卿意:古代对高官显贵的尊称。 - 功名事久忘:长久以来忘记了功名利禄之事。 译文
春日郊行即事 夜雨红墙杏,春风绿涧萍。 看花惊节序,听鸟卜阴晴。 犬喜随人出,妇勤背子耕。 愧余无一事,日日看山行。 注释: 1. 夜雨红墙杏:夜晚的雨打在红墙旁的杏树梢上。 2. 春风绿涧萍:春风拂过绿水中的浮萍。 3. 看花惊节序:因为看到花朵盛开而感到惊讶,觉得季节已经改变。 4. 听鸟卜阴晴:根据鸟儿的鸣叫声预测天气的变化。 5. 犬喜随人出:狗喜欢跟随主人外出。 6. 妇勤背子耕
古意 潮去送郎去,潮归郎不归。 何如潮有信,朝去暮归矶? 注释解析: - 潮去送郎去,潮归郎不归。 - 此句描述潮水的涨落似乎在为别离的人送行,又似乎在等待归来的郎君。 - “潮”象征情感或时光的流逝,“送郎去”暗示分离,“潮归郎不归”则表现分离带来的无奈和思念。 - 何如潮有信,朝去暮归矶? - “何如”表达了对比,疑问的语气表达出对潮水是否可信的疑惑。 -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咏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请缨无路痛何如”,意为:向朝廷进言,请求任用却无处可去,这是多么痛苦啊!这里的“请缨”是指古代士子们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常常以“请缨”为名,向皇帝进言。但是,由于朝中权贵多,普通士人很难得到重用。因此,当士子们无法如愿以偿时,就会感到痛苦和无奈。 第二句“且读人间有用书”,意为:暂且放下自己的抱负,安心读书吧。这里的意思是
【注释】 1.海上望:指在海上遥望。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的东海上。 2.如此江山:此句言台湾的山河,如同自己的一样。 3.坐付人:指任凭别人治理。 4.陋他:轻视他。 5.肉食:指统治者。 6.善谋身:善于谋求个人利益。 7.乘桴:古代一种小舟,用木为材,两头尖,中间隆起如筏,可载一人,浮于水面。 8.频回首:多次回过头来观望。 9.懒学:不愿学习。 10.长沙论:「过秦」:战国时
病起偶得书示奎儿(发表于1928年) 病来鹤骨笑支离,叟本支离不用医。 秃柳风凄垂老别,寒桃雨泣少年嫠。 无情岁月消歌哭,有路云山入梦思。 身后浮名聊自惜,深杯酌我且教儿。 【注释】 1. 病: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2. 鹤骨:形容身体瘦弱,像鹤一样。 3. 支离:身体不健全,形容身体不好。 4. 叟:老人。 5. 秃柳风凄:形容风吹过秃柳,声音凄凉。 6. 寒桃雨泣:形容春雨打在寒梅上
【注释】 黄梅雨过放晴天:即指梅雨过后,天气放晴。夏霁:夏天的雨后天晴。长夏幽居地自偏:在炎热的长夏中,独自住在这偏僻的幽静的地方,自有一份清凉。 碧到衣襟蕉映绿:衣服上的绿色被绿衣蕉叶映衬得更加鲜艳。光摇帘幕水生妍:帘幕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湿云夺得千山色:云雾像夺取了千山的颜色一样,使天空也变得灰蒙蒙的一片。残照微烘别浦烟:夕阳斜射,把远处的水面染成了金黄色。时觉栏东炎暑退
养蜂 过墙喜共蝶争狂,日日关心饲养忙。 花蕊栽培资酝酿,蔗浆温润进糇粮。 巾箱风雨藏千翅,香国乾坤翼一王。 真个细腰堪爱护,分封又见蜡为房。 【注释】 ①过墙:蜜蜂喜欢在花间穿梭。 ②日日关心饲养:形容对养蜂工作的细心照料。 ③花蕊:指花朵的雌蕊和雄蕊。 ④蔗浆:指糖浆,一种甜的饮品。 ⑤巾箱: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盒。 ⑥香国:比喻蜜蜂的家园。 ⑦真个:真的。 ⑧细腰:蜜蜂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