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雨过放晴天,长夏幽居地自偏。
碧到衣襟蕉映绿,光摇帘幕水生妍。
湿云夺得千山色,残照微烘别浦烟。
时觉栏东炎暑退,风杨骄噪抱枝蝉。
【注释】
黄梅雨过放晴天:即指梅雨过后,天气放晴。夏霁:夏天的雨后天晴。长夏幽居地自偏:在炎热的长夏中,独自住在这偏僻的幽静的地方,自有一份清凉。
碧到衣襟蕉映绿:衣服上的绿色被绿衣蕉叶映衬得更加鲜艳。光摇帘幕水生妍:帘幕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湿云夺得千山色:云雾像夺取了千山的颜色一样,使天空也变得灰蒙蒙的一片。残照微烘别浦烟:夕阳斜射,把远处的水面染成了金黄色。时觉栏东炎暑退:觉得栏杆东边,炎热的暑气已经消退。风杨骄噪抱枝蝉:风吹着杨柳,柳树枝上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蝉在争鸣吵闹。
【赏析】
《夏霁即景》是1924年发表于《创造周报》的一首新诗。作者以写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长夏幽居中的闲适、舒适与惬意。
首联“黄梅雨过放晴天,长夏幽居地自偏。”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的画面,梅雨过后,天空放晴,长夏中的我独自居住在这僻静之处,感受着自己的清凉。
颔联“碧到衣襟蕉映绿,光摇帘幕水生妍。”诗人将衣襟比喻成绿色的衣裳,将蕉叶比喻成绿色的叶子,将帘幕比喻成水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色。
颈联“湿云夺得千山色,残照微烘别浦烟。”描述了乌云笼罩了千座山峰,夕阳余晖映照在别浦的水面,形成一种朦胧的美。
尾联“时觉栏东炎暑退,风杨骄噪抱枝蝉。”表达了诗人感受到栏杆东边的炎暑已经消退,听到风杨树上蝉鸣的声音,心情愉悦。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