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不恋山居而好水居,闲栖树下即是庐。穷陬地远人烟静,好梦宵回月影虚。破俗携锄栽剩菊,试闲烧烛读焚书。从他晦朔频更序,自叹年来与俗疏。 “村居”是题目,点明诗人的隐居之地;“不住”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颔联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恬淡。颈联中“余菊”二字,暗指陶渊明。尾联中“自叹”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答案】 译文:
【注释】: 1. 世路多岐折,劳生未有涯:世间的道路岔道很多,劳苦的生活没有尽头。 2. 喜君来竹户,同我饭松花:很高兴你来我的竹屋,和我一起吃松花饭。 3. 昼静忘谈麈,溪喧过钓槎:在白天安静的时候忘了谈麈(古代的一种驱除蚊虫和不祥之气的器具),而溪流喧哗的声音让我想起去钓槎(一种渔船)。 4. 闲身游物外,烟树望中斜:闲暇的身体在物外游走,烟雾笼罩下的树林映入眼帘。 【赏析】:
【注释】 1. 补石:指沈约。 2. 不遇:没有遇到,指诗人未见到沈约。 3. 双溪: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两溪并流,水色清澈如玉。 4. 白也:指晋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 5. 羲之可换鹅:意即书同王羲之可以换鹅,形容书法之美。 6. 四海交游名士:意即天下的文人都是朋友。 7. 市中歌:指市井中的歌女们。 8. 心素:心意纯洁。 9. 衡门:古代住宅旁有横木为门的,称衡门。 【赏析】
世路多岐折,劳生未有涯。 喜君来竹户,同我饭松花。 昼静忘谈麈,溪喧过钓槎。 闲身游物外,烟树望中斜。
野色晴开天气和,双溪溪水碧于罗。 诗同白也还耽酒,书继羲之可换鹅。 四海交游名下士,半生磊落市中歌。 寻君正欲论心素,芳草衡门空我过
清代诗人“行深”并非已知的诗人,可能是对诗人名字或作品的误解。清代诗是指清代诗人创作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人在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发展。以下是清代诗人的相关介绍: 1. 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诗人,与金庸同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他擅长运用古典诗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清代诗人“行深”并非已知的诗人,可能是对诗人名字或作品的误解。清代诗是指清代诗人创作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人在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发展。以下是清代诗人的相关介绍: 1. 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诗人,与金庸同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他擅长运用古典诗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