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应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会心不远,开门见山”的意思是:彼此意趣十分相合,不必绕弯子;直截了当地把要说的意思说出来
大滩司巡检堂联 注释:八载重来,民情爱我如当日。 指八年后,我仍然被百姓所爱戴和尊敬。一枝仍借,山色迎人似旧时。 意思是,我仍然借用这枝笔,而山色却像过去一样迎接着人们的到来。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注释1: 白傅,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他晚年归隐,故称。 早归,指白居易在晚年时回到故乡杭州,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余生。 福人居福地,意指一个有福的人应该住在一个充满好运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白居易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苏公,指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他曾任杭州知府,治理有方,使杭州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 再见,指苏轼再次来到杭州,与白居易相聚。 千秋,意为长久
诗句原文: 户外一峰秀,窗前万木低。 译文注释: 户外,我站在高处,看到远处有一座山峰非常秀丽; 窗前,我坐在这里,看到近处有成千上万的树木都显得低矮。 赏析: 此联为写景名作,通过“高”与“低”、“秀”与“低”,“峰”与“木”的对比,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画。上联以“一峰”为眼,突出其秀美之态;下联以“万木”为眼,写出林木茂盛之状。整联诗境开阔,意境深远
【注释】 挽兴仁联:即《挽王兴仁联》,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悼念友人的七言律诗。 无此深交:没有这样的深交,指王勃和王兴仁的关系很亲密。 感老尚依刘:感慨年老还依赖着老朋友。 久而弥笃:时间长了感情更深。 一病犹勤官事:一次生病还坚持处理公务。 危将易箦:将要去世。 语不及私:临终时只谈公事。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王兴仁的七言律诗。诗中表现了对王兴仁的深厚友情,以及两人友谊的可贵
【解析】 “访苏亭联”是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题意。第二句写诗人在苏亭的所见所感: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前半句写诗人与友人同游苏城时的情景,后半句抒写诗人在苏城时的心境。“公是孤臣”,即诗人自谓,表明自己虽与苏公为友而心有隔阂。“明月扁舟”,既写出了时间(月夜)和空间(扁舟),又写出了环境(明月之下)。“留句去”三字,道出了作者因感慨而产生的挥笔作诗之情。“我为过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要信息来分析,最后给出答案。“挽郭文汇联”的意思是:挽郭文汇的联句。“来去有前因”的意思是:往来之间皆有原因。“遗范难忘联襼日”的意思是:遗留下的典范,使人难以忘怀。“宽严能并济”的意思是:宽和与严厉可以同时使用
【注释】 “寅谊”,指郭文汇,即郭子仪。“苔岑”指坟墓。“公狱”,指代朝廷司法部门,也泛指司法部门。“法星”指北斗七星中的天罡星,这里借指郭子仪的功德。“桂管”,指广西桂林一带出产的桂竹管。“有道碑”,指刻有道德准则的碑石。 【赏析】 此诗是赞颂郭子仪功绩的七言律诗,全诗押韵严谨,对仗工整,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高远。 首句以苔岑比喻坟墓,既表达了对郭子仪的崇敬之情,又暗示了他功高震主的历史背景
【解析】 此诗为七言绝句,每句均为七个字,共四句。“天”,指天空;“半”,一半,指太阳的一半。“朱霞”是红日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朝霞。“云中白鹤”形容白鹤在云中飞翔。“山间明月”,意思是山中的月光,“清”,指清澈的,明亮的,这里用来形容月光照在山上的景色。“江上清风”,意思是江上的清风,“轻”,轻风,这里用来描绘江上风的轻柔。 【答案】 译文: 天空有一半被朝霞映红了,白云中飞着一只白鹤。
注释: 此间:这里。只可谈风月:只能谈论诗酒风花之类的事物,即只谈风月之乐事。相对:面对。何须:何必。问主宾:问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首句“此间”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官厅,他只能在这里谈论诗酒风花之类的风月之事,而不必去询问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有些讽刺和无奈。 第二句“相对何须问主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态度。在官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