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潼关》。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风陵堆口净风埃,马首鸣蝉树树哀。 - “风陵”指的是地名“风陵渡”。 - “堆口”指黄河在此处形成了一个弯道,称为“风陵堆”。 - “净风埃”表示黄河水清,尘土被冲刷干净了。 - “马首”指马的头部,这里比喻为马的头颈,象征着前进的方向。 - “鸣蝉树树哀”意味着树上的蝉儿叫声哀婉,似乎也为黄河的清澈而感到悲伤。 2.
``` 读画扪碑生面开,诗成不要钵频催。 铁公祠里吟风叶,送到栏前作雨来。 注解: 1. 读画扪碑生面开 - 字面意思是通过阅读和触摸碑文,领悟其中的历史和文化。生面开,意味着开启新的理解或认知。 2. 诗成不要钵频催 - 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并不需要外界频繁的催促。钵频催可能指的是外界频繁地催促或要求,而这里诗人选择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创作。 3. 铁公祠里吟风叶 -
得蒋心余先生归舟信却寄风骚托命卜升沉,有数星辰感更深。 海内浮云看倦眼,山中丛桂识初心。 凉飔伺病须调摄,上水移家几滞淫。 望到皖公烦系缆,料缘逋客发悲吟。 注释: 1. 风骚托命卜升沉:意指文人的命运由其才华和命运的占卜来决定。 2. 有数星辰感更深:意指诗人看到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3. 海内浮云看倦眼:意指诗人看着天空中的浮云
风骚托命卜升沉,有数星辰感更深。 海内浮云看倦眼,山中丛桂识初心。 凉飔伺病须调摄,上水移家几滞淫。 望到皖公烦系缆,料缘逋客发悲吟
余鹏年(1756—约1798)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扶,安徽怀宁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他与弟弟余鹏翀同有才名,尤以画山水和诗词见长。他在少年时期就受到了学者沈德潜和储麟趾的赏识。在曹州主讲时,他不仅教授诗歌和书画,还曾携弟子及园丁访花,并著有《曹州牡丹谱》。此外,他工于诗词,著有《枳六斋诗稿》、《梦笺书屋词》,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余鹏年(1756—约1798)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伯扶,安徽怀宁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他与弟弟余鹏翀同有才名,尤以画山水和诗词见长。他在少年时期就受到了学者沈德潜和储麟趾的赏识。在曹州主讲时,他不仅教授诗歌和书画,还曾携弟子及园丁访花,并著有《曹州牡丹谱》。此外,他工于诗词,著有《枳六斋诗稿》、《梦笺书屋词》,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