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修
吴敬修是清代的诗人,以工诗古文著称,著录颇多,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 吴敬修生于1764年,卒于1827年,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他是一位贡生,官至布政使司经历。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文等多种文体,其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清代吴敬修《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①六经:儒家经典。绝学:没有流传下来的经典。两楹(yíng):门楣,指门庭。奠:祭奠、立碑纪念。五丈原: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世的地方。 ②译文:六经中绝学没有流传,只留有张之洞的功绩;八月初秋,秋风瑟瑟,吹落了落叶,来到了五丈原。 ③赏析:这首诗是一副挽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上联“六经绝学两楹奠”意谓在门庭里竖下一块碑,以纪念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六经中的绝学
清代吴敬修《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李翱: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儿子叫李商隐。 讲文析道:讲解文章,研究道理。 益之厚:对李翱的帮助很大。 眉山:指宋朝名臣苏轼。 师门:老师的门徒。 上恸天下:为天下人感到悲痛。 下哭其私:为他的兄弟子侄而痛哭流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之洞的挽联,意在表达对张之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赞颂韩愈、李翱等人的学问与道德品质
子修,原名吴敬修,清代诗人
吴敬修是清代的诗人,以工诗古文著称,著录颇多,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 吴敬修生于1764年,卒于1827年,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他是一位贡生,官至布政使司经历。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文等多种文体,其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吴敬修
吴敬修是清代的诗人,以工诗古文著称,著录颇多,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 吴敬修生于1764年,卒于1827年,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他是一位贡生,官至布政使司经历。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文等多种文体,其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