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薁
李薁并不是清代诗人,而是唐代诗人。李薁,字巨来,号穆堂,是江西临川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5年)。他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大臣、政治家,以诗名世,尤精五言诗,有“万夫之禀”之称,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薁的生平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对历史方志学的研究和编纂上。 李薁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峡江舟中望东岸诸山》等多首五言长古风
清代李薁《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1. 益阳:即湖南。张之洞,字孝达(一八九二-1980),晚清重臣,政治家、改革家,洋务派首领。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曾任两广总督。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的湖北都督。民国成立后,历任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海军部和陆军部的部长等职,为北洋政府时期的要员。晚年退居北京西山,著有《清史稿》。 2. 保定:地名,今属河北省。东南指江苏。海国:指日本。传伟略:传颂其伟大策略。 3. 讲学:教学。湖州:地名
巨来,原名李薁,清代诗人
李薁并不是清代诗人,而是唐代诗人。李薁,字巨来,号穆堂,是江西临川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5年)。他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大臣、政治家,以诗名世,尤精五言诗,有“万夫之禀”之称,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薁的生平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对历史方志学的研究和编纂上。 李薁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峡江舟中望东岸诸山》等多首五言长古风
李薁
李薁并不是清代诗人,而是唐代诗人。李薁,字巨来,号穆堂,是江西临川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5年)。他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大臣、政治家,以诗名世,尤精五言诗,有“万夫之禀”之称,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薁的生平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对历史方志学的研究和编纂上。 李薁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峡江舟中望东岸诸山》等多首五言长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