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注释】 山水画:山、水、树木、房屋等。 “山隐幽居草木深,鸟啼花落书沉沉”:山中隐居,林木茂密,鸟儿啼叫,花儿凋零,书籍却沉甸甸地堆积着。 “行人杖履多迷路,不是书声何处寻”:行人们拄着拐杖,穿着鞋,多迷失道路,不是书中的声音哪里能寻找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幅山景,在一片浓荫的掩映下,一座茅屋,一间书房,一个读书人正埋头苦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这幅图景
【注释】 清江:指长江。 上公:指唐玄宗。 凭尊指顾分吴楚,满眼风波自古今:凭靠酒樽眺望远方,分辨出是吴地还是楚地,眼前所见的风波变化,自然联想到古今变迁。 祇园:佛寺名。 中泠:地名。 【赏析】 《春日与客游金山》一诗写诗人在春天登金山时所作。首联描绘了一幅江山万里、风光明媚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颔联通过诗人登高远望的动作,展现了他豪迈的胸怀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诗句释义: 1. 女几山前野路横:描述的是女几山上的一条小路。女几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 2. 松声偏解合泉声:这里的“解”和“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声音,即松树的风声和泉水的声音。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声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3. 试从静里闲倾耳:尝试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这些声音。 4. 便觉冲然道气生:听到这和谐的自然之声后,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俗世的清新之气
【注释】 1. 儒生:古代指读书人。 2. 作计:谋划,计划。 3. 痴:愚笨。 4. 业:学业。 5. 毛锥:毛笔。 6. 砚台:砚石制成的研墨用具。 7. 载酒:饮酒庆祝。 8. 写诗:写诗作文。 9. 亦望:也盼望。 【译文】 读书人愚笨地谋划着,学问在于毛笔和砚台。 问字的人过去都载酒庆祝,写诗的人也盼望买到鱼来。 【赏析】 此首诗以儒生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愤。开头两句直接点明题旨
【注释】 柴:指用木条、草条等编成的篱笆,用以遮蔽。 垆(lú):土制酒坛。 煨(wēi):烤。 山妻:妻子。 稚子:年幼的孩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实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深山老林中隐居的生活。首句“柴门深闭蓣徐煨”,意思是说,我住的柴门深闭着,而我在院子里慢慢地烤山药。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宁静和安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沽得邻家村酿来”,意思是说
注释: 残睡:指未尽的睡眠。有滋味:意味深长。鸡:公鸡,此处指早晨报时的人。利名:名利,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首句“残睡无多有滋味”,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分,虽然还未完全清醒,但仍然感到生活充满了滋味。这种感受可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中年到底没心情”,则是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年时期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注释:开门前需要准备的七件事情:柴火、米、菜籽油、盐、酱、醋、茶。这些物品都是从别人那里来的,自己家里并没有。 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 注释:岁月将尽的时候,天气寒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这时我会到寺庙里欣赏梅花,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平淡和淡然的态度。诗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镇江亭秋色图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 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注释:在江边的小亭子里看秋天的景色,已经看不到倪瓒了,他的家乡山林中高大的树木笼罩着一片苍青色。晴朗的窗户里铺开画卷观赏画作,仍然能看见古代的圣贤们的形象。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倪瓒的追忆和怀念,通过对倪瓒家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倪瓒深深的敬仰之情
【译文】 大雪覆盖了梁园,飞鸟很少见到,我暖着火炉,关紧柴门。 地炉里温暖,温却松花酒,刚是溪头拾蟹归。 【注释】 梁园:即梁苑,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为东汉末年曹操的游乐之地。 榾柮:木炭。柴扉:柴门。 溪头:指水边的山涧或溪沟旁。 【赏析】 《题画》其一云:“雪压冬林未肯休,无端剪碎水晶钩。”其四云:“雪满梁园飞鸟稀,暖煨榾柮闭柴扉。”此诗与前一首一样,写诗人于寒冬时节独处书斋中,欣赏雪景
【注释】 寿图:寿礼,祝寿。阿弥:佛教语,意为“菩萨”。 鸾: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西王母。 九霄:天上最高的一层。 绿醑: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首句写王母乘风下凡,用彩旗摇动的描绘,表现了王母驾风而行的神奇形象。二句写王母到访。三句是说王母向寿者表示祝贺。四句则写王母亲自斟酒,祝福寿者长寿。全诗以神仙之笔,绘出祝寿场面,语言优美,寓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