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江南四季歌 江南人住在神仙地,四季分明景色美。 满城旗队迎接春,又见鳌山烧火树。 千门挂着红红绿,凤笙鼍鼓闹春风。 歌舞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 看灯未尽人未绝,清明节又到访亲。 呼船载酒争游乐,蛤蜊上市尝新鲜。 吴山横穿塘水过,虎邱灵岩复元墓。 提壶挈盒归去来,南湖荷花又盛开。 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琵琶钗。 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污衫红映肉。 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
落花诗三十首 沈周与唐寅诗意探索 1. 第一首 - 描述春天的短暂,花朵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表达对自然更迭规律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2. 第二首 - 强调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通过对比春花的盛放与凋零,反映出人生的喜怒哀乐。 3. 第三首 - 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如青莲化为暮春等。 - 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4.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注释: 1. 夜来:晚上的时候。 2. 欹枕:斜倚枕头。 3. 细思量:仔细思考。 4. 残灯:指已经快要熄灭的灯。 5. 深虑:深深地忧虑。 6. 随世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白。 7. 不知:不知道。 8. 腰带:这里指的是腰上的佩饰
诗句翻译: 【其一】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馀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其二】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其三】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这首诗由诗人自创,以落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春日景象,抒发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其十四】诗中“杏瓣桃须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看到满地的落花和岁月的变迁,深感人生短暂。同时用“青春白发”比喻自己的年华已逝。接着,“蛤蜊上市惊新味,鶗鴂教人再洗杯”描绘了新鲜事物出现时带来的惊喜和生活的无常。最后,“忍唱骊歌送春去,悔将羯鼓彻明催”反映了作者在告别春天时的无奈和遗憾。 【其十五】中
诗句及译文:- 落花诗三十首(其十八) - 桃蹊李径谢春荣,斗酒芳心与夜争。 桃树和李树的小路在春光中显得格外美丽,而饮酒的人的心也与夜晚的月亮争夺着时间。 - 陌上新蒭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 路上的新麦散发出的香气与夜晚的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墙上的明月则像是玉盘一样明亮。 - 青帘巷陌无行迹,绣褶腰肢觉瘦生。 小巷子里没有行人的痕迹
诗句释义 【其六】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崔徽空写镜中真:崔微(或称崔徽)在镜子中描绘自己的美貌,但现实中她的命运却并不如画中的那般完美。 洛水难传赋里神:洛河之水难以传递《洛神赋》中的神韵,意味着洛神的传说和形象虽美,但无法真正被世人理解或重现。 国色自来多命薄
落花诗三十首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 注释:书籍被无心翻阅,透露出孤独和愤懑的情感;带着某种心思,希望与人分享快乐。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 注释:虽然有些凋零,但还有余下的残存,如同修长的竹子一样,象征着坚韧和安全。 【其十】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 译文:桃花已经凋谢殆尽,只剩下杏花
以下是对《落花诗三十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衰老形骸无昔日:形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精神都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和魅力。 2. 凋零草木有荣时:意味着尽管自然中的植物会经历凋零,但它们仍然会在适当的时机焕发新的生机。 3. 和诗三十愁千万:表示与这首诗相关的人们共有许多忧愁,数量达到三万。 4. 肠断春风谁得知: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诗句翻译: 落花诗三十首 落花,总归春天,花开时不必羡慕,落时也不必嗔怒。 注释与赏析: 1. 原文: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2. 译文:春天来临时,所有的花朵都会盛开,无论是盛开还是凋谢都归属于春天。当花朵凋谢时,我们不应该去羡慕它们的美丽,也不应该有愤怒。我们应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