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其一】 崔徽自写镜中真,洛水谁传赋里神。 节序推移比弹指,铅华狼籍又辞春。 红颜仙蜕三生骨,紫陌香消一丈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注释:诗中提到的崔徽、洛水、赋里神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节序推移比弹指,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就像弹指间的一瞬间。铅华狼籍又辞春,意味着美丽的容颜如同落花一样凋零,又如同春天过去一样告别了。红颜仙蜕三生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和石田先生落花二十首》(选自《杜工部诗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邅时节逐川流。 淅沥的风雨摇曳着草木,随着季节的变迁而追逐着川流不息。 临阶忍数脂千片,绕树空烦绣半钩。 面对台阶上堆积如山的花瓣,我不禁数了千片;绕树而行,却徒劳地想要摘下那半钩绣花。 九十繁华梭脱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九十华诞,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穿梭而过
【其十四】 旧酒新题满袖痕,怜香惜玉竟难存。 镜中红粉春风面,烛下银屏夜雨轩。 奔月已凭丹换骨,坠楼端把死酬恩。 长洲日莫生芳草,消尽江淹黯黯魂。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感慨。"旧酒新题满袖痕"暗示了诗人饮酒后留下的痕迹,"怜香惜玉竟难存"则表达了诗人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也感叹无法留住美好的时光。"镜中红粉春风面,烛下银屏夜雨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瓦灶酒香烧柿叶,画梁灯暗落尘丝。瓦灶(陶瓷)上燃烧着的香味,让柿叶也染上了香气;画梁(装饰有彩绘的梁柱)下,灯光昏暗,落下了灰尘。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宁静。诗句中的“瓦灶”和“画梁”,以及“香”、“光”等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天涯晻溘碧云横,春社园林紫燕轻。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注释】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唐寅创作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的第十八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恻恻凄凄忧自秬:形容内心感到悲伤,仿佛有哀愁笼罩。 - 花枝零落鬓丝添:形容花朵凋谢,自己的头发也随之变白,增添了忧愁。 - 周遮燕语春三月:春天的燕子在屋檐下低语。 - 荡漾波纹日半帘:水面上泛起的波纹映照着半开的帘子。 - 病酒不堪朝转剧:由于生病,早上起来心情烦躁。 -
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可以概括为世事无常、自然循环、人生哲理等。下面将逐一分析诗句,并提供详细的赏析: 1. 世事如舟挂短篷:这句话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就像船悬挂着一个短小的篷帆,随时可能改变方向或目的地。 2. 或移西岸或移东: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事物都可能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没有固定的轨迹。 3. 几回缺月还圆月:月亮有时缺损,有时又完整,这象征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有悲欢离合的复杂情感。
《菊》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注释: 1. 三径:泛指家园中的小路,这里指故乡的小径。 2. 玄霜:深秋的霜,这里指初霜。 3. 篱落:围栏。 译文: 故乡的小径上绽放着幽静的菊花,一夜之间深秋的霜降临在碧空之上。 多少远离家乡的游子,只能借篱笆旁观看秋风起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秋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句逐句注释: 1. 领解皇都第一名 - 此句意指某人在众多人中最为杰出,位于皇都中的第一位。 2. 猖披归卧旧茅蘅 - 猖披表示轻松自在地归来,归卧则意味着回到自己的居所休息。旧茅蘅可能是一个比喻,指其归隐之地简陋但舒适。 3. 立锥莫笑无余地 - 立锥指的是极小的空间或物体,用来比喻空间狭小。无余地强调了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放置或扩展。 4. 万里江山笔下生 -
诗句释义: - "水养灵苗石养根,根苗都在小池盆":意思是说石菖蒲的根部在水中生长,而它的幼苗则在石盆中培育。 - "青青不老真仙草,别有阳春雨露恩":意味着这种草青翠欲滴,永不衰老,仿佛是仙人的草药一样珍贵,而且它得到了春天的阳光和雨露的滋养。 - "早起虚庭赋考槃,稻田新纳十分宽":描述了诗人清晨起床后,到庭院去观察石菖蒲的情景,发现稻田非常宽广,好像要容纳整个世界一样。 -
江南四季歌 赏析 1. 诗歌原文 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 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 寸韭饼,千金果,鳌群鹅掌山羊脯。 侍儿烘酒暖银壶,小婢歌兰欲罢舞。 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 2.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四季的美景和生活情趣,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春天,诗人描述了销金帐下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汤作蝉鸣的情景;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