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 胶漆至坚,浸之则离。 皎皎素丝,溺色染移。 君不我弃,谗人所为。 ``` 注释与赏析: 1. 胶漆至坚,浸之则离 - “胶漆至坚”指的是非常坚固的胶水,通常指代牢固的关系或事物。“浸之则离”则是说,如果将其浸泡在水中,原本紧密相连的东西就会分离。在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关系的稳定性,即使外界环境变化,只要基础牢固,就不会受到破坏。 2. 皎皎素丝,溺色染移 -
【注释】 于穆圣皇:指贤明的君主。 辞献减膳,以服鳏独:减少膳食,以示慰问鳏寡孤独的人,表示对百姓的关怀。 和气致祥: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之气,就会导致吉祥。 时雨渗漉:及时雨滋润大地,使土地润泽。 野草萌变,化成喜谷:指雨水滋润大地,使野草萌发生长,最终形成丰收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关心民众疾苦的场景。 首两句“于穆圣皇,仁畅惠渥”,赞美了贤明的君主,他仁慈宽厚
班班者鸠,爰素其质。 班班:形容白鷀(白鸠)众多。素:白色,引申为纯朴、质朴之意。 昔翔殷邦,今为魏出。 昔:过去。殷国:商朝,这里泛指古代的中原地区。魏:魏国,即后来的西晋。出:来到。 朱目丹趾,灵姿诡类。 朱目:红色的眼圈。丹趾:红色的爪子。灵姿:神韵,姿态。诡类:不同寻常的类别。 载飞载鸣,彰我皇懿。 载:通“再”,两次的意思。懿:美、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庆云:指祥瑞之云,古人认为祥瑞之气为王者所当有。兴:出现。云龙:喻帝王,潜作鱼:喻隐居之士。神鸾失其俦:神鸟鸾失去伴侣。还从燕雀居:比喻隐士虽高洁,但不如燕雀般低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言志诗。诗人在这首七律中,借“庆云”、“云龙”与“燕雀”三个意象,表达了自己不愿出仕做官、甘于清贫的情怀。首联写祥云未出现时,云气潜伏,犹如蛟龙潜藏水中;颔联以神凤和神鸾为例,说明它们失去了伴侣
夜光明珠,下隐金沙。 采之谁遗,汉女湘娥。 译文: 夜晚的月光下,明珠被隐藏在金沙之中。 明珠是何处所得?原来是汉朝女子湘娥留下的宝物。 注释: - 夜光:指夜间发光的宝石,通常用于形容贵重而光彩夺目的物品。 - 金沙:指沙质的金色,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财富或物质。 - 谁遗:谁遗留下来的,表示这个物品的来源不明。 - 汉女湘娥:指的是汉代的美女湘妃,她的故事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注释】 玄德:指曹操。洞幽:通达深远。飞化:即“化”,变化;“飞”是说变化迅速,“化”是说变化深奥,“飞”与“化”连用,形容变化迅速而深奥。上承:即“承”,承受、接受。甘露讴:即《甘泉颂》,为汉成帝时祭祀甘泉宫的乐舞。讴,歌唱。淳:纯正。冰凝:像冰一样凝固。阳:太阳,这里泛指光明。晞(xī):晒干。琼爵:玉制的酒器,这里泛指酒器。圣徵:圣明的征兆。征,证明,表示。 【赏析】
注释: 1. 凉风肃兮白露滋。 译文:凉爽的秋风扫过,秋霜滋养了白露。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秋风带来了凉意,同时也带来了秋天特有的清凉和丰收的气息。白露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象征着天气转凉和农作物生长成熟。 2. 木感气兮条叶辞。 译文:树木感受到这清爽的气息,叶子纷纷飘落。 赏析:这里的“感气”可以理解为树木对秋风的感受,而树叶的飘落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秋天的典型特征。 3.
注释:君王对贤人表示敬意,不会吝惜千金的璧。从容地走到冰井台上,清池映照着美丽的荷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君王礼贤下士的画面,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尊重。首句“君王礼英贤”,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君王对贤人的尊敬和礼遇。次句“不吝千金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表达了君主不惜重金也要聘请贤才的决心。三、四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君王与贤人的交往场景,通过“从容”和“冰井台”
注释: 南经丹穴,积阳所生。 丹穴,即丹砂,产于南方的山中,是炼制丹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积阳,指的是积累的阳气,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煎石流铄,品物无形。 煎石,指加热石头使之熔化;流铄,形容流动不止的样子。品物无影,意味着万物皆无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丹砂炼制的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丹砂在高温下的变化过程,以及炼制过程中的神奇现象。同时
注释:在集市上购买肥美的猪肉,在酒馆中买上醇厚的酒。 与朋友交杯换盏,以表示深厚的友情。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宴饮时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描绘人们买肉、酿酒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盛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