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实
诗句释义 1. 津吏遥迎客子船: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官员在码头上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的船只。"津吏"即指管理渡口的官吏,而“客子”则是指远道而来的客人。"遥迎"表示官吏非常尊敬和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2. 舣舟亭下晚晴天: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客人的船只停靠在亭下的情景。"舣舟"是指将船系在岸边,"亭下"指的是停靠的地方,"晚晴天"表明当时天气晴朗。 3. 斜阳未落先浮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湖口县晚泊”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漠漠湖堤柳,清溪月一弯”两句写出了湖口县的景色。第一句中的“湖”字点出地点。第二句中“漠漠”形容湖口县一带的湖水,“月一弯”描写的是月亮的形状与姿态,渲染出了一种宁静、柔美的氛围。“人家多近水,城堞半依山
诗句释义及赏析 玄武三台景色鲜,犀牛望月吐青烟。 注释: - 玄武三台:指古代北京的著名建筑,包括北宫门、南宫门和东宫门,象征帝王的权威。 - 景色鲜:形容景物美丽多彩。 - 犀牛望月:传说中犀牛看到月亮而感到惊奇。 - 吐青烟:形容夜色或月光下的自然景象。 永兴古寺钟声响,港口归帆渔火炫。 注释: - 永兴古寺:位于北京的一座古老寺庙。 - 钟声响:表示时间的流逝
【译文】: 乌云笼罩千山,春日游兴未尽。花丛深处雨声浓重,细草间云气宽展。船夫频频招渡,行者漫不经心地倚靠在鞍上。纷纷贪利的人纷纷涉水,南北往来的行人有几人能回来。 【注释】: 1. 南沙渡: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2. 云意黯千山:云意黯淡,形容云雾遮天蔽日。 3. 春游兴未阑:春天的游览兴致还没有结束。 4. 花深红雨重:花朵深处的红色被雨水冲淡,显得更加鲜艳。 5. 草细绿云宽
漠漠湖堤柳,清溪月一弯。 人家多近水,城堞半依山。 渡口渔镫出,林端野鸟还。 萧然夜欹枕,凉梦到乡关。
津吏遥迎客子船,舣舟亭下晚晴天。 斜阳未落先浮月,远水初平欲化烟。 江路每怀青草过,旅情长向白云悬。 夜寒更柝声声起,听到关情一黯然
玄武三台景色鲜,犀牛望月吐青烟。 永兴古寺钟声响,港口归帆渔火炫。 南灶云霞波万顷,茯洲浮地浪千层。 石桥半渡传今古,耸秀桂林夜月圆
云意黯千山,春游兴未阑。 花深红雨重,草细绿云宽。 舟子频招渡,征人漫倚鞍。 纷纷贪利涉,南北几人还。
李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他生于明季万历丁酉年十月十五日寅时,卒于清朝康熙甲寅年十月初九日酉时,享年七十八岁。以下将详细介绍李实的生平: 1. 个人背景与学术贡献 - 早年生活:李实字如石,别号镜庵,四川遂宁人,晚年占籍长洲。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也是长洲著名的明遗民。 - 教育经历:李实年轻时在家课馆从教,后在崇祯十六年(1643)中癸未科进士
李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他生于明季万历丁酉年十月十五日寅时,卒于清朝康熙甲寅年十月初九日酉时,享年七十八岁。以下将详细介绍李实的生平: 1. 个人背景与学术贡献 - 早年生活:李实字如石,别号镜庵,四川遂宁人,晚年占籍长洲。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也是长洲著名的明遗民。 - 教育经历:李实年轻时在家课馆从教,后在崇祯十六年(1643)中癸未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