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
解析与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落日渡头芳草碧,伤如之何送行客。 - 翻译:在夕阳下渡口边的青草呈现出一片碧绿,如此美景却让我伤心,该如何送别远行的旅人? - 注释:“芳草”指青草,象征自然之美;“渡头”即河边的渡口,此处用作旅途的起点和终点的象征;“碧”表示颜色鲜明、生机勃勃;“伤如之何”表达因美丽景色而引发的悲伤情绪;“送行客”指的是送别的旅人。 2. 客行无尽草相随
诗句解析: 1. 芳草 · 南屏晚钟: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南屏晚钟的悠扬声在芳草如茵的环境中回荡。这里的“芳草”和“晚钟”形成了和谐的自然与宗教的氛围。 2.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描述了湖边的景色,人们在歌舞中欢笑。这里“笑湖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而“纷纷歌舞”则增添了一种热闹的气氛。 3. 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这句话描绘了夕阳下的长桥和芳草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 昨夜中,又一次在桃源过夜,邀请仙侣。 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 听碧窗的风很凉爽,珠帘被半卷起来,细雨飘洒。 多少离恨苦。方留连啼诉。 有多少离别的愁苦和痛苦。正在留连地啼哭诉说。 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 在凤帐(即华丽的帐篷)的早晨,又是匆匆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的七言绝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与赏析。 第一联:“芳草长吟” - 诗句释义: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我独自沉吟,感叹时光的流逝。 - 关键词:芳草地、吟(吟咏) - 赏析:此联通过“芳草地”和“长吟”,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致远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二联:“芳樽更不倾” -
注释: 1. 芳草短吟:以草为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花间水畔绿如茵:花朵和水边长满了青草,像绿色的地毯。 3. 兴废曾经汉与秦:汉朝和秦朝的兴衰更替。 4. 占了山川无限地:占领了整个山山水水。 5. 愁伤今古几何人:对古今多少有愁苦的人感到伤心。 6. 严霜杀尽还逢雨:严霜虽然杀了万物,但雨露又能使之复苏。 7. 野火烧残又遇春:野火虽能烧掉万物,但春天又带来了生机。 8.
《芳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 芳草 会时曾忆梅笼雪,别后常怀月照沙。 到底多情是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 译文 相聚之时,我曾怀念梅花被雪花覆盖的景象,分别后常常思念月光照耀在沙滩上的美景。 终究,最富有情感的是那芳草,它总是伴随着离别的愁绪和思念遍布天涯海角。 注释 - 芳草: 此句中的“芳草”指的是生长在路边或田野中的野草。 - 会时:
【释义】 芳草:香草。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芳草知谁种”是说芳草不知是谁栽种的,它只知在春日里生长,夏日里茂盛,秋日里凋零,冬日里枯萎。诗人从自然现象引出人对春天的感受。次句是说芳草已长满台阶。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是说芳草无心与四季争胜,何必匆忙地由绿变衰?诗人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生长的规律
【解析】 “芳草渡 · 梧桐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秋日景色,点出了送别的时间:秋天;地点:渡口。从“梧桐落”“蓼花秋”可见时值秋季。“烟初冷”“雨才收”说明天气转晴。“萧条风物正堪愁”,表明作者心情沉重。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既写眼前之景,又写心中之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
芳草 幽芳无处无,幽处恨何如。 倦客伤归思,春风满旧居。 晚烟迷杳霭,朝露健扶疏。 省傍灵光看,残阳少皞区。 译文: 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芳草,但心中却充满了遗憾。 疲倦的旅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伤心,温暖的春风让旧居充满了生机。 暮色中烟雾缭绕,看不清前方的景色,清晨的露水使草木更加繁茂。 靠近官署旁的灵光寺,可以欣赏到夕阳下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芳草、春风、晚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幅画,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游人的悠闲生活。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芳草何处不相见,烟苗捧露心。 注释:在任何地方,芳草总是无处不在,仿佛随时可以看见。烟苗(柳树)轻轻捧起露珠,显得格外娇嫩。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芳草与烟苗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天的景象。烟苗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捧起了露珠,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