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时曾忆梅笼雪,别后常怀月照沙。

到底多情是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芳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芳草    
会时曾忆梅笼雪,别后常怀月照沙。    
到底多情是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译文

相聚之时,我曾怀念梅花被雪花覆盖的景象,分别后常常思念月光照耀在沙滩上的美景。
终究,最富有情感的是那芳草,它总是伴随着离别的愁绪和思念遍布天涯海角。

注释

  • 芳草: 此句中的“芳草”指的是生长在路边或田野中的野草。
  • 会时: 指的是与某人相遇的时候。
  • 曾忆: 曾经怀念、回忆的意思。
  • 梅笼雪: 形容梅花盛开时如同被雪覆盖的景象,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 别后: 分离之后。
  • 月照沙: 形容月光照耀在沙滩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浪漫的感觉。
  • 到底: 终究、最后。
  • 多情: 指对爱情充满感情或感情丰富。
  • 芳草: 再次出现,指代野草,常用来比喻生命力强、不屈不挠的事物。
  • 离恨: 离别的愁苦。
  • 遍天涯: 遍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和深情思念的感慨。首句通过对比“梅笼雪”与“月照沙”,描绘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回忆,也暗喻了别离后的寂寞与哀愁。第二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别后常怀月照沙”,说明无论何时何地,诗人总是会想起那些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到底多情是芳草”,则用“芳草”这一意象来象征诗人自己,暗示了自己坚韧不拔、生命力旺盛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长随离恨遍天涯”,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刻体会和无法释怀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之痛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