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罗衣亲拂拭,恋馀香、曾入侬怀。暂握手匆匆,不语斜日楼台。

频催。满堂丝竹,离亭畔、恁许徘徊。登车还在眼,玉容憔悴损,首莫轻回。银屏人寂寂,有年时、明月重来。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名为《芳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
  • “问西风”表示作者询问西风为何吹动芳草,暗示着对离别的不舍。
  • “玉阶芳草”形容台阶旁长满了芬芳的青草,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门前便是天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意味着分别后可能永远无法相见。
  • “骊歌听唱彻”指的是送别的场景,骊歌代表着离别的歌曲,表达了对即将分离的哀伤。
  • “漫持残酒”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悲伤,因为不能饮酒来驱散忧愁。
  • “泪满金杯”描绘了离别时情感激动到泪水盈杯的情形。
  1. 罗衣亲拂拭,恋馀香、曾入侬怀。暂握手匆匆,不语斜日楼台。
  • “罗衣亲拂拭”指抚摸对方的衣物以表达思念之情。
  • “恋馀香、曾入侬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忆,留恋着对方的香味。
  • “暂握手匆匆”描述了短暂的告别,双方匆忙地挥手告别。
  • “不语斜日楼台”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默,可能是因为不忍打扰对方或不忍面对离别。
  1. 频催。满堂丝竹,离亭畔、恁许徘徊。登车还在眼,玉容憔悴损,首莫轻回。
  • “频催”可能是催促的意思,也可能是反复强调的意思。
  • “满堂丝竹”指的是宴会上奏乐的场景,丝竹是古代乐器的一种。
  • “离亭畔”可能是指宴会结束离开的地方。
  • “恁许徘徊”表示犹豫不决,想要停留又担心错过机会。
  • “登车还在眼”表达了目送友人离去的情景。
  • “玉容憔悴损”形容朋友因为离别而面容消瘦。
  • “首莫轻回”意在叮嘱友人不要轻易返回,也许是希望对方留下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
  1. 银屏人寂寂,有年时、明月重来。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
  • “银屏人寂寂”描述了夜晚静谧的景象,银屏可能指屏风或帘子。
  • “有年时、明月重来”表达了期待与重逢的愿望,希望多年后再能相聚。
  • “计此后、翠衾梦断”意味着未来可能会经历相思之苦,难以入睡。
  • “梦亦疑猜”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时光的不确定感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别离之际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诗中充满了别离的哀愁与期待重逢的复杂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玉阶芳草”、“骊歌”、“银屏”等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