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释: - 碛西头:指沙漠边缘的西边。李判官:指李判官,可能是诗人的同僚或朋友。入京:进入京城。 - 一身:指自己。从远使:指身在远方执行任务。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向安西:向着西方行进,即前往西域。 - 汉月:指明亮的月亮。垂乡泪:指望着家乡而流下的眼泪。 - 胡沙
注释: -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 这是描述楚丘曲少府的服饰和身份,青色的袍子象征着他的年轻和才华,黄色的绶带则表示他是朝廷的高官。 - 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 这是在描绘楚丘曲少府所在的地理位置,微子城位于东面,梁王的御苑位于北边。 -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 这是在以桃花和榆荚比喻楚丘曲少府的外貌特征,桃花的颜色美丽如马,榆荚的大小却如同铜钱。 -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诗是一首纪行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江边夜宿所见所闻,后六句写游宦异乡的感慨。 译文: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情诗,诗人以旅途中所见景物,抒写了他游宦异乡时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诗分两大部分,前四句写江边夜宿所见所闻,后六句写游宦异乡的感慨。
诗句: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译文:潘郎的新官服和腰带闪耀着光泽,霅溪之畔的县花绽放出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通过对李郎尉武康的生活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其即将赴任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的“潘郎腰绶新”形象地描绘了李郎的新官服和腰带,象征着他的新起点和新的开始。而“霅上县花春”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描述一对鸳鸯从皇宫的未央宫出发,向远方的河阳县飞去。 2.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描述了马匹带着新的旅途气息(行色),以及衣物上留有旧日御用香料的味道。 3.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指迎接墨色绶带的县花(象征官员地位),以及被关柳轻拂的铜章(象征着官运亨通)。 4.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表达了离别后的期待,希望未来能够治理好政事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 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注释: - 西蜀方携手:在西边的蜀地刚刚结交了朋友。 - 南宫忆比肩:在南宫(古代官署名称)中回忆与朋友并肩作战的日子。 - 平生犹不浅:虽然一生经历很多事,但仍有未尽之处。 - 羁旅转相怜:因旅途劳顿而相互怜悯。 - 山店云迎客:在山间旅店迎接客人。 - 江村犬吠船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注释: 1.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在官府无事可做的日子,我们只能无所事事地闲着。公府:指朝廷的官府、官府。 2.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草根生长到柱子和门框上,苔藓覆盖了门上的苔藓。 3.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喝茶时能看见鸟儿在飞,打开窗帘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脉。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鬓毛方二色,愁绪日千端。 夫子屡新命,鄙夫仍旧官。 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注释: - 诗题中的“虢州”是唐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 - “门柳叶已大”:指春天来临,门前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的叶子,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发的景象。 - “春花今复阑”:春天的花已经开过一遍了,现在再次盛开,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登临所见,后四句抒怀抱之思。首联写望中之景,颔联写望中所感,颈联写望外之情,尾联写遥想之怀。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风格雄浑。 译文: 晴空万里,我登上了山峰,远处的群峰显得如此低矮。 故乡的江边树木在北方,夕阳西沉时山峰之上云朵渐起。 广阔的平原上人烟稀少,天边只有飞鸟与孤云相伴
诗句释义与译文: 南楼送卫凭(得归字) 近县多过客,似君诚亦稀。 南楼取凉好,便送故人归。 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 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