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 意为在朝廷中遵循节拍辞别了黄阁,登上了高台留恋着红墙。 2.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 意为心怀感激地期待着报答国家,将法律授予远方去征战的军队。 3.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 意为野鹊迎接金色的官印,郊外的云彩掠过画着彩旗的战车。 4.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 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注释: ①宿:住宿;关西客舍:关中的客馆,即旅店;东山:指东晋名士谢安隐居地;严子:严光,东汉初年著名隐士;许由:传说中上古时期的贤人。 ②天宝:唐玄宗的年号(742—756);初:开始;七月初三日:农历七月初一;内学:国子监。 ③高
丘中春卧寄王子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注释: 1. 丘中春卧寄王子:在丘中春日里小憩,将这情景寄托给远方的王子。 2. 田中开白室:田地中开了一间白色的屋子。 3. 林下闭玄关:林子里关上了黑色的门。 4.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收起足迹的地方,无心欣赏云朵的悠闲。 5.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注释】澧头:地名。蒋侯:指汉代张良,字子房,汉初为留侯,以智谋辅佐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封留国。蒋生:指张良,因为姓蒋,故称蒋侯。君:指诗人。家住:家住在。水北:水的北面,指澧水以北。我家:我的家住在。水西:水的南面,指澧水以南。两村辨:两村的边界。乔木:高大的树木。五里:五十里。雨过:雨停了。溪雨:山间溪流的细雨。弹棋:下围棋。月低:月亮已经落下。 【赏析】首联写送别地点。“君住澧水北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送永寿王赞府径: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了永寿的王赞府。 2. 当官接闲暇:在任职的时候,有多余的时间。 3. 暂得归林泉:暂时得以回归自然的山水之间。 4. 百里路不宿:走了一百多里路都没有休息。 5. 两乡山复连:两个地方的山连在一起,暗示着旅途的遥远和辛苦。 6. 夜深露湿簟:夜晚来临,露水打湿了竹席。 7. 月出风惊蝉:月亮升起,风吹动了树枝上的蝉叫声。 8.
岁暮碛外寄元撝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 注释: 1. 岁暮:指年末。 2. 碛:指沙漠或荒凉之地。 3. 元撝:可能是指元孚(元孚,字不详),作者的友人或者熟人。 4.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西风吹动着边塞的战鼓声,向南望去,能看到前方的军队。 5.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在荒凉的沙地上
注释: 寄宇文判官:写给宇文判官的一封信。宇文判官,即宇文融,唐宪宗时宰相。 西行殊未已:从西边回来还没有结束。西行,指从西域回到长安。 东望何时还:向东望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终日风与雪:整天刮着风下着雪。 连天沙复山:连绵不断的沙丘和山峰。 二年领公事:两年中主管公务。二年,一作“二载”。 两度过阳关:两次经过阳关。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相忆不可见:相互思念却见不到对方。
注释: 闻崔十二 听到崔十二的名字。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听说你到山中的寺庙去,就在支公的房子里住宿吧。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溪边的月亮照着冷冷清清的宫殿,江边的云缠绕在回廊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点燃的灯照亮松树林子,煮茶的香气飘过柴门。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美好的事物无法继续,而我的相思之情却越发悠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游历山水之间的场景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注释: 1.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月亮弯弯地挂在城墙上,月光洒在凉州。 2.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凉州方圆七里,有十万户人家,其中许多胡人会弹奏琵琶。 译文: 弯弯的月亮从城墙上出来,月光照射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有十万户人家,其中许多胡人会弹奏琵琶。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的,表达了对家乡、对故乡的思念。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作者想要去高处看看风景,但是没有人送酒过来,表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作者远在长安,想念故乡的菊花,它们应该生长在战场上,与战争一起生长。这里的"战场"指的是安史之乱时期的动荡环境。 译文: 我本想登上高处欣赏一下风景,却无人送来美酒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