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注释】: 1.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 “鸡鸣”暗示天刚破晓,“紫陌”指帝王的道路,“曙光寒”描绘黎明的寒冷,“莺啭”描述黄莺啼叫,“皇州”是皇宫所在之地,“春色阑”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2.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 “金阙”是皇宫,“晓钟”指清晨的钟声,“开万户”意味着所有宫殿都被打开迎接新一天
送李翥游江外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注释: -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与李翥相识已有十年,见面时他只是个小官位。 -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家境贫穷
轮台歌 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诗句与译文对应: 1. 轮台城头夜吹角 -
诗句解读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 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旅途中,遥望着东方的家园,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知旅程的忧虑。这里的“故园”指诗人的家乡或曾经居住的地方。“东望路漫漫”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长途旅行中的孤独和无助。 2. “双袖龙钟泪不干” -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悲伤与无奈。“龙钟”通常用来形容人的体态或行为显得缓慢而笨拙
诗句翻译及赏析 ``` 1.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与高适、薛据一同登上慈恩寺的佛塔。 注释:慈恩,指唐朝的佛教圣地——长安西面的慈恩寺。浮图,梵语“佛陀”音译,意为佛塔。 2.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佛塔的气势像泉水一般喷涌而出,孤独而高峻地矗立在天空之中。 注释:“涌出”,形容塔身结构宏伟而气势磅礴。“孤高耸天宫”,形容塔之高峻,直通天际,仿佛凌驾于凡世之上。 3. 登临出世界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1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注释:“北风”指的是寒冷的风,“卷地”意味着风力极大,可以掀翻地面的植被,“白草折”描绘了风力之大使得草原上所有白色的草都折断了。“胡天”是指北方的天空。“八月”通常指的是深秋或初冬,“即飞雪”说明此时天气突然变冷,下起了雪。 译文:北风猛烈到足以吹倒地上的白草,八月份的北方天空立刻飘起了雪花。 第2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诗句: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译文: - 君不见:可见、可想的表示。 - 走马川行雪海边:走马川边是雪海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 骑着骏马从西边走来,想要到达天边。辞别家乡看到月亮已经圆了两次。今晚不知在何处住宿,辽阔的沙漠没有一丝人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沙漠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描绘了作者从西边骑马而来的景象,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充满深意与情感的诗歌。诗中的每个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词语,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状况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 1. 联步趋丹陛:描述了两位朝臣一同走向皇宫红色台阶的情景,象征着他们共同的目标和志向。 2. 分曹限紫微:描绘了他们在宫廷中各自所属的位置或部门,紫微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 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