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注释】 泛泛:水流波动的样子。 上郡:地名,今陕西榆林。 鸊鹈:即鹈鹕,水鸟。 【译文】 银河泛泛动云凉,荒荻苍茫道阻长。 已有星芒横上郡,犹无清角儆渔阳。 遥分静色愁难制,向晚凋菰气独伤。 自是清晖堪倚恨,故园鸊鹈旧能妨。 【赏析】 《初秋八首》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以银河泛泛、上郡星芒、渔阳清角等自然景象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银河泛泛动云凉,荒荻苍茫道阻长
注释: 青槐,指青翠的槐树。黼帐,绣有斧纹图案的帐子。君来日,指你到来的日子。绿柳潮平我去时,指我离开时绿柳已经长满了江岸。水国,这里泛指江南水乡。竟遮清曲里,竟然遮住了清澈的曲调。家园无计锦帆吹,无法计算家乡的距离和距离,只能扬起帆向家的方向航行。轻篌,一种乐器,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弱月今谁度,谁在弹奏微弱的月光下的琴声?长笛横秋止自知,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但我只能独自品味。我爱羁怀如大阮
这首诗的标题是《秋兴八首》,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第六首,其大意为:秋天的景色十分幽美,飞鸟在平原上自由自在。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平原,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风烟四起,给泗水郡增添了几分生机。无需用弓矢射猎,就能看到乌孙国的生活。波涛翻滚,鱼雁游动,寻找新的生机。水冷葡萄如故园,令人思念。乱云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亮,我无法忍受暖洋洋的天气,只能饮酒消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轻成游鹤:比喻自己。 2. 吟风:形容声音清朗,如风吟。 3. 青霜拂作容:形容肌肤如青霜般洁白。 4. 僵蹇恣为云物态:指形骸不自由地表现于自然形态。 5. 嶙峋:形容山峦重叠、高耸的样子。 6. 五原:指边塞地区。 7. 三辅:指长安周围的关中一带地区。 8. 矫首:仰头向上看。 9. 多战伐:频繁的战争。 10. 应知浩荡亦时逢:应该知道,大江大海也随季节而变化。
【注释】 胧胧瞑色杂平河:朦朦胧胧的天色和河面上的雾色混为一体。暝色,天色昏暗的样子。 秋物深迷下草须:秋季的景物深深地迷失在草上。须,这里指草丛。 暗云驱木落叶:乌云驱散了树上的叶子。木落,树叶飘落。 惟看鲛室浴凫孤:只有看见鱼儿在水宫中游泳,而鸳鸯孤独地浮在水面。鲛室,传说中的水宫,即鲛人的居所。凫孤,野鸭。 南通水府樯乌盛:向南通往水府的地方,樯鸟(海鸟)很多,十分茂盛。 北照高原树影枯
注释: 初秋八首 其一:秋天的景色多么秀丽,天空中的云彩显得格外明亮。田野上的景色如此美丽,晴空下的阳光直视下来感觉轻盈。水气相随,烟雾还未形成,枫树林中色彩难以盈满。平郊稻米朝霞映照,新沐后更显金黄;大泽中凫鸟和鸥鹭夜晚互相歌唱。莫说茂陵王愁思难消,龙堂上新月照亮江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美景图。首句“云联远秀正秋明”,以“云”字起兴,将秋日的天空比作明亮的镜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初秋八首 其七: 长风疏集未曾韬,矫雉翻然谋上皋。 葭荻横秋投废浦,风烟当夜接虚涛。 云妍翳景紫时急,红逖烟滋杂与高。 回首弯龙今不守,崔巍真欲失戎刀。 译文: 长风疏集未曾韬,矫雉翻然谋上皋。 葭荻横秋投废浦,风烟当夜接虚涛。 云妍翳景紫时急,红逖烟滋杂与高。 回首弯龙今不守,崔巍真欲失戎刀。 注释: 1. 长风疏集未曾韬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诗句解读: 1. 八月十五夜 - 描述了中秋节的夜晚。 2. 涤风初见 - 指刚开始吹过的风,暗示着中秋之夜的凉爽和清新。 3. 招有深冥隐桂芒 - 月光下,桂花的香气隐约可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4. 翠鸟趾离终不发 - 翠鸟在树枝间跳跃,但始终没有发出声音,可能是为了保持宁静。 5. 绮花人向越然凉 - 绮丽的花朵随着人走近而显得更加清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登山观景时的感受。首句写登高,二、三句写山中所见,四、五句写所闻所感,六、七句写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末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感慨。全诗语言清新,风格朴实,是一首反映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诗篇。 “秋深入山”,点明季节和时间。深秋时节,草木凋零,但山中依然生机勃勃。“将翻苍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苍鸟翻飞,给人一种动感。“迥然离”三字
【译文】 初秋的景色,苍翠欲滴,万木皆白如烟。鱼儿和龙子在水底生活了整整一年。人们像许玄那样登高望远而心有畏惧,像平子一样学着作诗却更添愁绪。心中空怀神女虚无宅,近处秋风缥缈篇。日暮时更加飘零何所为,翩翩雁翅独超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边渔人的生活情景。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苍翠欲滴的深秋图画;颔联写情,通过对比突出了渔人的生活境遇;颈联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