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风初去见迂芳,招有深冥隐桂芒。
翠鸟趾离终不发,绮花人向越然凉。
连鱼窈窈浮虚涧,烟柳沉沉拂淡篁。
已近清萍动靠漪,秋藤何傲亦能苍。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诗句解读:
- 八月十五夜 - 描述了中秋节的夜晚。
- 涤风初见 - 指刚开始吹过的风,暗示着中秋之夜的凉爽和清新。
- 招有深冥隐桂芒 - 月光下,桂花的香气隐约可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 翠鸟趾离终不发 - 翠鸟在树枝间跳跃,但始终没有发出声音,可能是为了保持宁静。
- 绮花人向越然凉 - 绮丽的花朵随着人走近而显得更加清凉,也许是因为人的体温让花朵感到舒适。
- 连鱼窈窈浮虚涧 - 水面上的连串鱼儿悠然地游动,仿佛漂浮在空荡的溪谷之中。
- 烟柳沉沉拂淡篁 - 烟雾缭绕的柳树轻轻摇曳,与淡雅的竹林相映成趣。
- 已近清萍动靠漪 - 靠近清澈的水面,水波荡漾,惊动了水中的萍藻。
- 秋藤何傲亦能苍 - 秋天的藤蔓虽然不张扬,却也能展现出苍劲的姿态。
译文:
中秋月色初照,清新微风轻拂,桂花香随风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翠绿的鸟儿在枝头跳跃,始终不发声,似乎是在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一份神秘。绮丽的花朵随着人接近而显得更加清凉,可能是被人的体温所温暖。水面上鱼儿悠哉游哉,似乎漂浮在空旷的山谷之间。烟雾中的柳树轻轻摇曳,与淡淡的竹林相互辉映。靠近水面时,水波荡漾,惊动了水中的萍藻。秋天的藤蔓虽不张扬,却也展现出一种坚韧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中秋之夜,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