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七夕 芙蓉夜涌鳜鱼飔,此夕苕箪来梦知。 为有清虚鸳阁晚,无劳幽诡蝶花滋。 仙人欲下防深漠,苍影翩然入窦湄。 已是明雯星露会,乌啼灯外见来迟。 注释: 1. 芙蓉夜涌鳜鱼飔:芙蓉是指荷花,夜涌指的是荷花在夜晚开放的景象,鳜鱼则是水中的鱼类。 2. 此夕苕箪来梦知:此夕表示这个时刻,苕箪是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装食物或者酒水等。梦知是指梦中得知,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者象征。 3. 为有清虚鸳阁晚
素瑟清尊迥不愁,舵楼云物似妆楼。 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 烛下乌龙看拂枕,风前鹦鹉唤梳头。 可怜明月将三五,度曲吹箫向碧流。 接下来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素瑟清尊迥不愁” - 素瑟和清尊:这里的“素瑟”可能象征一种简朴、高洁的品质,与“清尊”即清澈的酒相比,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迥不愁:表达了诗人面对中秋佳节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环境再美好也不会有忧愁。 -
【注释】 秋尽:秋天过去。晚眺:傍晚远望。药径:用药物开凿的山间小道。嶙峋:形容山石参差不平的样子。郊原:郊外原野。深永:遥远而深邃。牙樯(jiāng):桅杆上伸出的船梢,因形似象牙故名。烟苞衰柳:指杨柳被风吹落了柳絮,像一团烟雾一样。晴媚:晴朗时的美丽景色。文涟丹溜:指水中倒映着的红色波浪。 【赏析】 此诗首联描写了秋天的景象:流澌纷影入鱼粱,药径秋岩气已伤;颔联写景,天下嶙峋归草阁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离离鹤渚常悲此,因迥含霞夕树平。 - 注释: 鹤渚指鹤鸣的湖面或岛屿,常悲则表示经常感到悲伤,此即诗人对某地的特殊感情或记忆。迥含霞指的是天空中云霞的映照,夕树平则是日落时分,树木平静如画的景象。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地的深切感情,常用鹤渚来象征这个地方,而夕树平则是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致。 2. 不有霸陵横意气,何人戏马阅高清? - 注释:
【注释】 ①云涂秋物:秋天的云彩把秋色涂染,使万物显得更加苍老。 ②整月华桐:满月照在梧桐上,如新洗过一般。 ③石镜:指石上水潭或池沼。 ④红窗:指红色的窗帘。 ⑤通人:这里泛指文人雅士。 ⑥戏羽:指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⑦袅草:随风飘荡的草。 ⑧星河:指银河。 ⑨未峥嵘;没有高起。 【赏析】 是写诗人在月光下听到朋友弹琴时所感。首句写天象,次句写月下景物,三、四句写琴声之美妙,五
解析与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睡蝶的优雅与神秘,同时也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状态。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句:咏睡蝶(描写) - 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 诗句:“曲径疏篱来往游” - 翻译:在弯曲的小道旁边,稀疏的篱笆里来回穿梭。 - 关键词注释: - 曲径:曲折的小径,暗示着路径不直。 - 疏篱:稀疏的篱笆,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私密性。
秋尽晚眺 其一 西峦已降青蒙色,耿木澄枝亦见违。 远觌众虚林磬淡,近联流冥赤枫肥。 相听立鹤如深意,侧儆寒花薄暮矶。 为有秋容在画角,荒台多是草裔菲。 注释: 1. 西峦已降:指秋天的景色已经消退。 2. 青蒙色:绿色。 3. 耿木澄枝:指树木的枝条清澈明亮。 4. 违:违逆、违背。 5. 众虚林磬淡:形容树林中的鸟鸣声如同敲击磬(打击乐器)的声音,声音清淡。 6. 流冥赤枫肥
【注释】 1. 翔禽首飘翳:鸟飞翔在高高的树梢上。 2. 白云寄贞私:白鸟飞入云中,寄托着它的贞心。 3. 岁月荡繁圃:岁月流逝,繁华的园地也荒废了。 4. 风物遑弃时:世间万物都在被抛弃。 5. 揽衣薛高翮:整理衣裳,收拾起高飞之翅。 6. 义大难为持:大丈夫的道义难以支撑。 7. 沙棠亦已实:沙棠树已经结果。 8. 乌椑亦已侈:乌柏树已经茂盛。 9. 渌水在盛霄:清澈的渌水在晴朗的夜空下流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 描述了西洲的景色,清亮的潮水拍打着西洲,而天空中的云彩飘向了江北。 注释: 清潮:清澈的潮水 赏析: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为后文的抒情打下基础。 2. 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 描写了金井旁雏鸦的啼声和帐中莺儿的鲜艳颜色。 注释: 金井:金色的井 赏析:
孟冬寒气至,雕甍方凄蹙,缛绣更沉戚。 译文:孟冬时节寒气来袭,精致的屋脊显得凄凉压抑,厚重的绣衣更是让人感到悲伤。 注释:孟冬,即冬季的第一个月。“雕甍”,指雕饰华丽的屋梁。“凄蹙”是指房屋因寒冷而显得冷清。“沉戚”是指悲痛、忧郁的样子。“缛绣”是指华丽的刺绣,这里用来形容精美的衣物。“沉戚”和“缛绣”均用来形容衣物的美丽与哀愁。 赏析:此句描绘了冬天来临的景象